Sunday, October 18, 2020

基亞+中心診所醫院: 合作 NK cell細胞治療

基亞生技與中心綜合醫院申請細胞治療技術計畫 時報資訊 20201012日基亞(3176)公告,自體自然殺手細胞NK cell(Magicell-NK)項目,已由基亞生技與中心診所醫療財團法人中心綜合醫院合作提出細胞治療技術計畫申請中心診所醫療財團法人中心綜合醫院(簡稱中心綜合醫院)與基亞生技合作,由中心綜合醫院依「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向衛生福利部提出本細胞治療施行計畫案,本施行計畫之醫療機構為中心綜合醫院,細胞製備場所為基亞生技細胞製備工廠。(編輯整理:張嘉倚)

宇越生醫 與 三總 合作 CAR-T 細胞治療

三總啟動CAR-T臨床試驗 9月起收20名淋巴性白血病患者 2020-08-26 16:38聯合報 記者陳婕翎/台北即時報導三軍總醫院今正式啟動「CAR-T細胞治療淋巴瘤臨床試驗」計畫,預計自9月起收案20名淋巴性白血病成年患者,根據先前人體臨床研究結果顯示,腫瘤完全緩解率達50%,治療副作用低,需一次治療,不需重複施打,可望是癌友的一大福音,更是國內癌症治療的重大突破。軍醫局副局長蔡建松上午10時在啟動儀式表示,CAR-T細胞治療B細胞淋巴瘤在2017年由美國FDA全球首次批准上市臨床使用,但生產時間長、技術門檻高、收費貴,使得經濟狀況不佳的癌友因無力負擔,國內自主開發CAR-T 細胞治療產品確有急迫性與必要性。過去淋巴瘤及血癌主要治療模式為化療及免疫治療,三總副院長、該計劃試驗主持人何景良表示,雖患者接受治療五年存活率達六至七成,但其中三成卻面臨復發或難治療窘境,如無有效藥物控制,存活率極低,但透過CAR-T細胞治療可有效提升病人存活率。何景良說,CAR-T細胞治療,中文名稱為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利用基因工程改造能攻擊癌細胞的T細胞,就如同在抗癌免疫細胞軍團中的T細胞,安裝了辨識癌細胞的GPS,只要CAR-T遇到病人體內的癌細胞,將會立刻辨識鎖定CD19表面抗原、啟動毒殺,消滅癌細胞。何景良說,這次試驗將收案20名同意者,客製化CAR-T細胞的患者會在醫院端抽取自己的血液,進行白血球分離術,靠生物技術挑選出T細胞,進行基因工程,在T細胞插入會辨識癌細胞的CAR基因、大量培養。何景良說,CAR-T療法可能會引起的副作用較少,多為拉肚子等反應,但也可能出現免疫風暴,因此,患者在輸入CAR-T細胞前,需要接受淋巴剔除性化療,將患者體內的T細胞殺光,降低自體免疫互殺。何景良進一步說明,所以試驗者不能完全沒有體力接受化療,以免未接受治療前就被化療打敗,再將CAR-T細胞回輸到患者體內對抗癌症。據研究發現,只需輸回一次,細胞可以存活至少365天。宇越生醫董事長秦嘉鴻表示,台灣每年約新增2500位相關病例,這些癌友迫切需要新式細胞治療藥物挽救生命。宇越生醫與三軍總醫院的合作試驗計劃,力拼於2025年取得上市許可並正式於醫療系統使用,進一步嘉惠淋巴瘤及血癌患者。

宇越生醫 CAR-T人體臨床初期結果發表

2017/12/29 工商時報 程鏡明 宇越生醫總經理龐德玲(左起)、鑫品生醫郭正宜博士、鑫品集團董事長潘俊佑、新光醫院精準醫學中心賴泓誌主任,共同發表CAR-T臨床實驗成果。鑫品生醫集團旗下子公司宇越生醫偕同新光醫院精準醫學中心賴泓誌主任共同公布與說明在大陸所進行針對淋巴癌末期的人體臨床試驗初期結果,其結果顯示,以自體免疫細胞療法治療淋巴癌末期患者,達到醫療上的緩解結果。另外,宇越生醫也宣布將在台灣開啟CAR-T人體臨床試驗。該公司預測,未來開放治療後,CAR-T細胞療法的醫療費用只需要是國際的1/21/3強,對患者而言將是一大福音。近幾年來,隨著研究結果發表,全球對於免疫細胞療法的關注度越來越高,其關注的原因不外乎是從研究中,不斷看到各種不同癌症被自體免疫細胞治療良好的案例。2016年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甚至將免疫細胞療法列為全世界最具突破科技的首位,這個排名充分說明免疫細胞療法在科學與醫療界被重視的程度。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是一種利用基因改造過的T細胞。經過改造的T細胞,可以直接識別癌細胞,進而殺死癌細胞。在治療血癌及淋巴癌臨床試驗,獲得突破性的效果。2017年可說是CAR-T大躍進的一年,美國FDA830日核准了全球第一款CAR-T細胞療法,是由諾華藥廠所開發,治療急性淋巴性白血病;緊接著在1018日核准了第二款CAR-T治療瀰漫性大B細胞非何杰金氏淋巴癌(DLBCL),在癌症治療上開啟了全新的里程碑。宇越生醫本次所做的人體臨床是收取三期、甚至末期的淋巴癌患者,並以回輸治療後的五位患者中,有三位達到醫療上的緩解,另兩位仍在蒐集資料與觀察中。

台微體 新冠肺炎 羥氯奎寧 吸入懸浮劑: 台澳phase I

台微體再跨一步 新冠方案台、澳一期臨床試驗 時報資訊 2020107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台微體(4152)新冠肺炎新方案TLC19獲台灣及澳洲核准一期臨床試驗。台微體指出,此項在澳洲及台灣兩地進行的一期試驗,將於完成後以試驗數據與法規單位進行討論,並依據討論結果加速進入新冠肺炎患者的二期臨床試驗。全球都在COVID-19疫情籠罩之下,截至2020106日,全球已累計報告逾3536萬名確診個案,逾103萬名患者死亡。目前美國授予Gilead藥廠尚未上市的藥物瑞德西韋(remdesivir)緊急使用授權以治療新冠肺炎住院的重症患者。五天瑞德西韋療程要價3120美元。Reporlinker估計瑞德西韋將於2020年產生20億美元的銷售額,並以29.02%速度成長,在2023年達到42億美元。台微體研發的新冠肺炎新方案、羥氯奎寧微脂體吸入懸浮劑TLC19,將可預防及治療新冠肺炎(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台微體擁有TLC19100%專利權,僅須完成並通過相關臨床試驗即可申請上市許可。

陽明/長庚: 平腦症 新致病基因CEP85L (全球病例目前12人)

長庚陽明合作研究 發現罕病平腦症致病新基因2020/09/22報導 高雄長庚和陽明大學發現的平腦症致病新基因,已經發表在國際上的神經科學重量級期刊「神經元(Neuron)」,未來可望延伸研究治療平腦症的發展方向。高雄長庚醫院腦功能暨癲癇科主任蔡孟翰指出,胎兒出生前的發育過程,神經細胞要移動到大腦表面,讓大腦發育產生皺摺,移動過程由基因調控,基因異常導致大腦皺褶無法正常發育,因此皺褶比一般的胎兒少很多,平腦症是第17號染色體上的基因缺陷造成,平均每100萬新生兒有12個。蔡孟翰:『基因檢測發現,他都沒有這些已知的基因,所以就用了次世代定序方式,結果在他的身上就發現他其實有一個以前沒有被發表的新基因。』研究發現新的致病基因CEP85L,在全世界上同樣的基因突變病例有12人。陽明大學副教授蔡金吾研究發現,這個基因是目前第一個被發現由中心體組成的基因,是細胞分裂時將染色體分離成細胞的重要結構。蔡孟翰表示,平腦症會有癲癇和發展遲緩,腦部核磁共振影像與一般癲癇症不同,這項研究可望成為未來產前篩檢的基因。(圖:戎華儀攝)

蔡孟翰醫師進一步與陽明腦科所蔡金吾教授的基礎研究團隊合作,由陽明團隊負責所有相關動物與細胞實驗,在動物及細胞模式上確認此基因在老鼠確實會影響大腦發育。由於此基因製造的蛋白質位於中心體上面,因此這也是第一個被發現和平腦症相關的中心體組成基因。其後更透過與澳洲、美國以及馬來西亞等團隊跨國合作,發現全世界其他12個同樣是CEP85L基因突變的病人,更確認中心體蛋白CEP85L在人類大腦發育疾病的重要角色。

(視網膜病變) 宏碁/臺大/諾華/TFDA: 打造 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

施振榮笑瞇眼!宏碁AI成糖尿病福音 2020923日記者戴玉翔/台北報導根據「2019台灣糖尿病年鑑」統計,台灣糖尿病盛行率已經超過9.32%、糖友病患超過220萬人;糖尿病會併發血管病變,其中又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最常見,也是成年人失明的三大原因之一。今(23)日宏碁攜手臺大醫院跨界合作,打造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可以幫助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及早篩檢,及早獲得治療。宏碁創辦人曁榮譽董事長施振榮表示「我的使命是醫生睡覺也可以對人類做貢獻。」 施振榮今日在會中表示,「今天真的是非常非常的高興,因為自從退休之後就是以資通訊和醫療作為下一個台灣轉型生技的一個目標,這個案子做了3年多,他現在要責成宏碁團隊做到真正落地,雖然糖尿病的檢查AI美國先出來,但是並沒有普及落地,但我覺得在台灣可以做到積極落地,在台灣醫院、診所能夠普及。」台灣健康醫療產業的未來發展,應該利用台灣資通與醫療人才優勢,借重AI科技結合智慧醫療,有效提升健康醫療的品質與效益。另外施振榮也提出,在過去幾年提出「新微笑曲線」,就是所謂的跨領域合作,共創價值迎向新未來,以及重要的發展。台灣應該以「內需帶動外銷」,在我們台灣的健保制度之下,老百姓的健康被照顧得很好,在這個場域裡面做得好,未來將成為外銷的基礎,未來的外銷附加價值,對台灣的GDP的貢獻,相對比只有資通訊在硬體裡面,空間大很多。台大醫院吳明賢院長表示,台大醫院身為台灣醫界龍頭,一直以來致力研究創新、培育優秀人才,從預防到治療都將講求精準,朝精準醫療發展更是時代的趨勢;這次藉由宏碁在AI人工智慧技術領域的科技,加乘台大醫院豐富的臨床經驗,打造Al輔助診斷軟體,為台灣智慧醫療建立全新里程碑。據統計,糖尿病人失明率為一般人的25倍,且患病10年後,視網膜病變發病率上升至60%20年內病變發病率更攀升至90%。罹患糖尿病的時間越久發生視網膜病變的風險愈高。然而,視網膜病變初期可能毫無症狀,病患檢測所需花費的時間成本高,導致台灣一直處於低篩檢率。糖尿病人口逐年增加,視網膜專科醫師人力有限,糖尿病患平均眼底檢查率不到一半。為降低糖友視網膜病變及提升篩檢率,宏碁攜手臺大醫院跨界合作,打造眼科AI輔助診斷軟體、台灣諾華擔任臨床試驗設計顧問以及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TFDA)專案輔導,並向TFDA申請醫材許可證,已於日前核准,成為台灣首張由TFDA核可的眼科智慧醫材,開創台灣智慧醫療新生態。

(外骨骼機器人) 緯創醫學 下肢機器人: 康科特獨家經銷/ 富伯生醫: 開發上肢復健機器手臂

中風患者穿上它能打保齡球!緯創醫學下肢機器人Keeogo宣佈拿下台美雙藥證 2020.09.22 by王郁倫 中風不良於行的患者,正穿著外骨骼機器人練習跨步,每一步搖搖晃晃仿如牙牙學語的一歲兒童,但透過持續6個月復健,這名患者竟然可以跟兒子一起打保齡球,球一扔,還是一個Strike(全倒)!這個下肢機器人正是由緯創醫學科技跟加拿大生醫團隊B-Temia合作開發。緯創2015年開始協助改良下肢外骨骼機器人Keeogo,於今年819日已經拿到台灣TFDA二類認證,而美國時間99B-Temia也已經取得FDA認證,可以同步在台灣與美國醫療院所正式銷售這套復健器材。 緯創醫學科技總經理黃俊東表示,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期望可開發更多智慧輔具,貢獻社會有需要的人,除輕量輔助動力外骨骼機器人Keeogo,緯創也與富伯生醫(Rehabotics)合作,開發上肢復健機器手臂,以及可推可坐的智慧行動輔具給年長者使用。不只美台,Keeogo已經取得日本、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歐洲及中東認證,即將取得中國、泰國、韓國認證,接下來在東南亞佈局也會加快,傳出越南也有院所表態中。「Keeogo」是重量輕、輔助力大的動力外骨骼機器人,透過行動感測器感應髖關節與膝蓋角度的變化,Keeogo以專利的人工智慧技術帶動伺服馬達、輸出精準的動力,輔助使用者完成行動,讓中風後走路不便或緩慢的人移動更便利省力。

每年增9萬中風人口,復健機器人市場需求大 Keeogo在台灣目前由醫療管理顧問公司康科特獨家經銷,鎖定台灣400家醫療院所提供復健治療服務,中英醫療體系復健科醫師游鈞堯指出,外骨骼機器人可以提升膝蓋穩定度,附註膝關節彎曲伸直活動度,改善中風或神經退化患者平衡度,是具「有效治療」的器材。康科特有醫材銷售及復健中心兩大業務範疇,除將對外銷售Keeogo下肢外骨骼機器人,也會在自家經營的復健中心導入使用,提供單次復健,2019年中壢華揚醫院就已經率先使用,今年8月台中達明醫院、10月新北中英醫院也將啟用,年底高雄瑞祥醫院也會導入。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新增9萬名中風患者,透過外骨骼機器人可以重拾行動力,成為龐大商機。康科特董事長劉靜怡指出,全台有400家區域院所復健中心,期望透過每週2~3次自費復健,可以改善患者步態順利跨步,由於政府長照2.0計畫給予復健計程車補助,未來也將把服務延伸到700多家長照中心及居家市場。康科特主管表示,緯創醫學讓在外國價格上千萬的器材在非醫學中心等級的地區醫院出現,「這是很大的膽識,不靠研究計畫支持就投入輔具機器人研究。」不過他也透露,事實上因為市場上確實對Keeogo下肢機器人有需求,擺放在中壢華揚醫院復健科一年的機器人,現在已經接近損平,以醫材來說,回報率相當快,也超出預期。

緯創醫療佈局3領域,2020年營運數倍成長 緯創集團佈局智慧醫療相當積極,2016年投資20億元成立緯創生技投資控股公司,旗下100%投資的緯創醫療科技投入人工智慧醫療、醫療儀器、外骨骼機器人三大領域研發,2019年營收近1億元,仍在虧損中2020年預期營收可以數倍成長。黃俊東表示,AI醫療已跟高醫、高榮、恩主公醫院合作醫院智慧系統,醫療儀器部分除非侵入式體溫呼吸檢測器,也與5家客戶合作新冠肺炎病毒檢驗儀器,包括大型及可攜式檢驗機,瑞磁ABC-KY8月發表一次可驗256個患者檢體的新冠肺炎分子檢測自動化檢測機就是緯創醫學代工。黃俊東表示,外骨骼機器人業務仍剛開始,現在正全力在各國取得藥證中,2021年下半機器人佈局能見度會明顯提高,現在以AI智慧醫療與醫療儀器兩大業務為主。除成立緯創醫學科技,緯創生技投控也投資加拿大B-Temia團隊,並合資亞太B-Temia公司持股70%,並計畫投資上肢機器人富伯生醫,黃俊東表示,樂於投資醫療新創團隊,只要有綜效、A輪以後的團隊都會評估,因為成功機率會大一點。他也觀察,疫情過後,許多抗疫相關產業進展加速,比方多國政府決策加快,以緊急使用授權(EUA)方式加速防疫技術導入,但反觀非疫情部分則被拖累,比方醫院禁止進入,肺癌實驗就慢下來了。電子五哥紛紛加快在智慧醫療佈局,黃俊東坦言,台灣在科技製造業全球領先已經沒對手,但毛利率也緩慢下降,如果能找到對人類社會更有貢獻的地方都會樂於投資。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