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新藥佳音頻傳 國鼎飆到熔斷類股群攻齊嗨 2022/1/6 (中央社記者韓婷婷台北6日電)國產新藥近期佳音頻傳,國鼎昨天宣布COVID-19口服新藥二期解盲成功,今天法德藥接著公布學名藥獲美FDA藥證;國鼎今天股價飆漲67%觸動熔斷,法德藥漲幅也一度超過60%,帶動類股群攻齊嗨。國鼎生技昨天宣布自行研發的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住院口服藥二期解盲達標,預計4月向美國申請緊急授權使用(EUA),激勵今天股價盤中最高來到237元,狂飆67%,觸動熔斷機制,暫停交易,並帶動生技股行情。法德藥漲幅一度逾60%,台睿漲幅超過20%;因華、生華科也大漲。台灣「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自2007年公告上路,新藥產業陸續進入開花結果收成期,合一旗下糖尿病足潰瘍新藥於2020年取得台灣藥證;2021年藥華藥新型干擾素藥獲得美FDA藥證;2021年年底漢達生技新成分新藥也取得美FDA藥證;2022年一開春就有國鼎生技及法德藥傳出好消息。目前國鼎是全球唯一COVID-19住院口服用藥二期臨床試驗解盲達標的新藥,若能順利獲得美國FDA的EUA,有助台灣生技業發展。進入2022年,台灣生技新藥族群包括高端、合一、泰福-KY、台康生、藥華藥、中裕等手上都有藥證申請中,另外也有包括合一、台睿等新藥準備進入解盲及授權階段,市場預期生技產業今年將會比過去更熱鬧。國鼎新藥二期臨床試驗數據顯示,在第14天用藥組患者的康復率是97.9%;而且用藥組在第28天所有病人都沒有死亡、也沒有呼吸衰竭,康復率是100%。法德藥今天公告學名藥Venlafaxine ER Tablets 75mg、150mg獲得美國FDA正式核准並取得學名藥藥證,將透過美國當地的銷售夥伴進行銷售。法德藥說,Venlafaxine ER Tablets的適應症為重度憂鬱症(MDD)、社交焦慮症(SAD)。根據市場調查公司IQVIA資料統計,2020年全年美國市場銷售額約0.7億美金,目前市場競爭者包括JUBILANT、Nostrum。(編輯:楊蘭軒)1110106
Thursday, January 13, 2022
法德藥 搶占 0.7億美金 Venlafaxine ER市場
法德藥學名藥產品 獲美國FDA正式核准並取得藥證 2022-01-06 08:56 經濟日報 / 記者廖賢龍 興櫃公司法德藥(4191)公告學名藥產品-Venlafaxine ER Tablets 75mg、150mg 獲得美國FDA正式核准並取得藥證。法德生技藥品表示,學名藥產品Venlafaxine ER Tablets 75mg、150mg獲得美國FDA正式核可(Approval)並取得學名藥藥證,該產品將透過美國當地的銷售夥伴進行銷售。法德藥說,Venlafaxine ER Tablets的適應症為重度憂鬱症(MDD)、社交焦慮症(SAD)。根據IQVIA資料統計,2020年全年美國市場銷售額約0.7億美金,目前市場競爭者包括(但可能不限於)JUBILANT、Nostrum。
晶鑽 聯手 韓國銷售第一大 肉毒桿菌素製造商: Hugel
跨足肉毒桿菌銷售,晶鑽生醫取得韓國第一品牌Letybo台灣特許經銷權 2022年1月5日【財訊快報/記者何美如報導】次世代醫美領導廠商晶鑽生醫(6815)今(5)日宣布,取得韓國第一品牌Letybo台灣特許經銷權,與韓國最大肉毒桿菌素製造商秀杰(Hugel)子公司—台灣秀杰的簽訂合約,是除原廠外唯一可在台灣指定診所通路銷售,雙方將共同搶攻成長快速的非侵入式醫美商機,對晶鑽今年的整體營運將帶來明顯挹注。Hugel是韓國KOSDAQ創業板的上市生技公司(145020.KQ),市值約1.9兆韓元(約當新台幣439億元),為韓國最大的肉毒桿菌素製造商,2020年營收、淨利分別為2,110億韓元、453億韓元。Hugel主力產品Letybo連續5年蟬聯韓國銷售排名第一大,市占率50%,並且熱銷海外包括日本、越南、台灣等28國,全球累計銷售量突破1,550萬瓶。Letybo在2019年於台灣上市,去年底獲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入選為2021年韓國「世界一流商品」名錄。晶鑽生醫總經理謝佳憲表示,肉毒桿菌素是藉由阻斷神經傳導的方式,達到抑制肌肉收縮,減少或修飾臉部紋路,挾免動刀、快速見效與恢複期短等特色,成為時下熱門的輕醫美療程之一,目前國內合法的肉毒桿菌素有5種,皆為進口產品,其中,韓國Letybo在台灣一年的銷售量約4萬餘瓶。本次取得台灣特許經銷權,晶鑽生醫可以在指定的135家醫美診所銷售Letybo,成功拓展旗下代理產品線組合,從音波拉提延伸至肉毒桿菌素,未來公司將持續多元化產品線,朝成為醫材上游材料供應與技術整合大廠目標邁進。
(台灣醫療院所&生技展) 展現什麼?框架受限 想像受限 !
楊弘仁:脫下生醫的國王新衣 2021/12/08楊弘仁 11、12月是醫療生技產業的慶典季節。從BioAsia到醫療科技展,台灣的醫療院所和生技業者,無不卯足全力展現自己,讓世界看到我們的厲害。各個產業的年度大拜拜,全球皆有。那麼這些大拜拜的KPI(關鍵績效指標)是什麼呢?敏盛參與醫療科技展也好幾年了,每次都希望能夠展現台灣醫療的實力,可是,就像國王的新衣,愈想展現,就愈虛幻。台灣的健保制度號稱全球第一,卻老是在破產邊緣搖搖欲墜,對於健保財務的惡性循環也束手無策。我們要問,一家千瘡百孔瀕臨破產的公司,到底要展現什麼?我們要不要誠實面對這件事?就像我們是否要誠實面對抗疫韌性這件事一樣,自以為是,卻是自欺欺人。大家或許不願意聽,也不願意承認,台灣早已從領先到落後了。不管是健保還是抗疫,鎖國的結果就是自外於世界。任憑台灣的優秀人才努力不懈,方向錯,再努力也是枉然。怎麼做才是對?我沒有答案。但是,說自己做得很好,肯定是錯的!回到醫療科技展,我鼓勵大家每年抽空去看看台灣的醫療實力,真不是蓋的!舉凡精準醫學、智慧醫療、新藥、醫材,都是值得國人驕傲的。諷刺的是,這些能力都被框在8000億元的健保預算和控制成本的舊思維裡。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被僵化的健保制度管得死死的,而這個系統還隨時有破產之虞;你真的相信自己的健康能被妥善照顧嗎?我們的自豪和驕傲竟然是建立在這麼脆弱的基礎上嗎?許多世界級的公司盛極一時,最後也走入歷史,也有少數浴火重生,成功翻轉。雖然沒有一定的公式和規則,大致上關鍵的分野不在於管理能力,而在於商業模式是否被時代所打敗。而經營者通常意識不到這一點,走上開源節流的老路,提高售價、大砍成本,則注定失敗。平心而論,健保實施近30年了,雖然支付制度算是與時俱進,從論量計酬演變到DRGs的前瞻性支付,實屬不易。但是現在健保財務明顯落入惡性循環,每年調漲還是不夠,這就像醫師治療病人,當療效不佳,就必須改變治療方針和策略。期許我們的官員有這個智慧和魄力。
取藥證 夢醒/ 解盲失敗 心碎: 杏國/藥華/中裕/智擎
藥華與杏國兩極化走勢的投資啟示 瞎賭新藥解盲 當心住進套房 2021年12月16日 文/尚清林「過關,股價升空;不過關,股價慘兮兮!」最近,生技族群並未受到Omicron變種病毒激勵出現齊漲現象。反倒是,因為個別因素呈現極端化。根據《財訊》報導,11月12日,藥華的真性紅血球增生症新藥Besremi,因為取得美國FDA(食品藥物管理局)藥證,連續跳空大漲,迄今一飛沖天來到240元之上,股價翻了2番。相形之下,3期解盲失利的杏國,出現連續10根跌停板的慘況,已經被打入全額交割。這些年來新藥股最為市場詬病的就是評價模式,投資人至今賭的還是解盲會不會過關?《財訊》分析,一旦結果不如意,便直接判一家公司死刑。再不然,就是以為只要解盲過關拿到藥證,公司從此就過著富裕的日子!這種不正確的投資評價,扭曲了許多公司的股價,也導致走了近10年的新藥產業,仍是蒙上炒股的不良印象。
炒本夢比 天堂地獄一線間「不要把解盲看作一件大事,一切還是回到新藥公司的基本面。」萬豐資本投資長蔡文璞,接受《財訊》採訪時提醒,按照國際市場慣例,新藥解盲只是過程之一,但絕對不是決定一家公司的生死。從這一次杏國與藥華天差地別的表現,投資人需要重新梳理投資新藥股的兩個關鍵。第一個關鍵在於解盲前進場投資,所需考慮的風險。以杏國為例,去年生技股出現4檔飆股「天國一輝」,杏國即是其一,仰仗的利多正是這次解盲失敗的胰臟癌新藥SB05PC,當時市場展望樂觀,不排除2021年底就可以申請美國FDA藥證許可,帶動股價翻了7倍衝上150元。但是3個月後,股價又掉回50元之下。沒想到的是,根據《財訊》報導,今年杏國正式解盲前夕,同樣的議題再度將股價推升至130元,結果解盲卻未達標,投資人慘輸。要知道,全球解盲翻船的案例比比皆是,解盲前投資,本就要承受天堂與地獄一線之隔的風險,問題是,投資時有沒有考慮過若是解盲失敗,股價可守的天險在哪?這關係到進場點可承受的風險。按一般評價來看,解盲前杏國的淨值已經跌破5元,公司持續處在燒錢階段,只能靠母公司杏輝不斷的增資,因此投資前就必須理解,若是一摔跤,基本的緩衝能力太過微弱。再者,杏國雖然也有其他新藥研發,但是進度仍屬早期,在市場上也沒有特殊的好評,自然也沒有力量抵抗股價的自由落體。第2個關鍵與藥華的案例比較相關,也就是,解盲成功或是拿到藥證,就此一帆風順了嗎?《財訊》報導指出,市場對於生技股有個說法,「解盲前是本夢比,解盲後是本益比。」按照台灣新藥股過往的經驗,就算真的解盲成功、取得藥證,反而是夢醒時刻。最主要因素是,股市習慣在解盲前把市場規模想像得太過美好,等到拿到藥證一段時間,才發現銷售不如預期、獲利數字也沒跟上,導致股價慘遭市場降評。根據《財訊》報導,這種案例很多,2014年作為台灣第一個取得國際新藥藥證的寶齡,當年股價最高點491元,隨後不漲反跌,因為新藥帶來的營收呈緩步上升,並沒有外界想像的一飛沖天。2015年,智擎胰臟癌新藥也取得美國藥證,股價當下見到高點375元,如今剩下60餘元;對照智擎的獲利能力,2016年到2019年的每股淨利,從5.65元降到0.29元,顯然的,一旦新藥認證過關,才是基本面考驗的開始。2018年拿到美國愛滋病新藥藥證的中裕,更是經典的案例,但現在,公司都還無法將新藥上市的利多轉換到財報,2018年到今年第3季,仍未擺脫虧損命運。結果當然是股價從當年的349元高價,一路崩跌至今70元附近。這次藥華取得美國藥證,因為是孤兒藥,在美國享有7年的市場獨賣權,鐵粉股東相當捧場股價,不過,接下來也是要接受業績的考驗。畢竟解盲過關或取得藥證並非萬靈丹,投資人須追蹤未來獲利數字能否跟上,才不容易受傷。…(本文出自《財訊》雙週刊64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