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霺生醫微型化藥物傳遞裝置 搶攻醫電新藍海 2019-10-16 21:33經濟日報 曹松清 近年來,微型化藥物傳遞裝置(Micro Drug Delivery Device)能提供製藥及生技產業安全方便有效的藥物注射途徑,所以廣泛受人矚目。譬如先天性免疫缺陷及治療癌症的蛋白質類藥物無法透過口服途徑,目前臨床前植入式藥物傳遞裝置,幾乎由美國與日本的兩家廠商開發的產品壟斷,但這兩個產品不是功能老舊(美廠產品已超過40年),就是價格高昂(日廠產品單價高達2萬台幣),如果能提供功能新穎、價格又具競爭力的替代方案,將非常有機會打下該市場。此先進技術在國內尚屬於非常早期發展的階段,潔霺生醫的成員具備多間國際藥廠與美國高階醫材新創公司的成功經驗,並擁有創新強大的微機電技術,開發應用在植入式藥劑注射器,可依照各類藥物開發客戶的需求,設計其藥物專屬之微輸送裝置,精準流量能加快新藥開發時程外,並達到更精準的治療效果。潔霺生醫經由南港IC設計育成中心推薦,已獲得晟德大藥廠創創專案及科技部亞洲矽谷厚創新平台競賽獎勵及獎金,並與工研院執行的「物聯網晶片化整合服務計畫IisC」合作設計具體積微小化、藍芽節能的產品特性,期望藉由微機電的先進技術,產品功能與成本的競爭優勢都超越美、日!潔霺生醫目前正在「臺灣國際人工智慧暨物聯網展(2019 AIoT Taiwan)」展出,歡迎10月16至18日到南港展覽一館J1128攤位參觀體驗。
潔霺開拓生醫微機電市場版圖 先鎖定「實驗白老鼠」因為要把電子裝置變成醫療器材並非易事,新創公司除了四處募資,還得想辦法先推出能在短時間上市的產品,才有「力氣」繼續在醫療市場上奮戰;2016年才成立、團隊成員低於10人的潔霺生醫科技也是如此。該公司執行長李柏穎擁有美國南加大(USC)電機工程博士學位,在美國醫藥醫材產業界有超過15年的資歷,參與過高階醫材新創公司、後來被國際級藥廠收購,然後回到台灣創業,以生醫微機電技術為基礎的植入式藥劑注射器做為市場切入點。李柏穎表示,生醫微機電技術在醫療領域的應用非常廣泛,包括內眼壓感測器、人工視網膜、DNA定序晶片及腦神經元探針等等,潔霺會選擇以微型幫浦(micropump)注射器/藥物傳遞裝置進入市場,一則是因為他先前曾參與開發這類產品,熟悉與藥廠之間的合作,二來就是看準台灣目前正缺乏這樣的產業,認為這會是個具備潛力的市場機會。他進一步解釋,通常會需要利用微型幫浦來遞送的是大分子(蛋白質)藥物,這類用以治療癌症、眼科、先天性免疫系統缺陷等重大疾病的超級藥物不但價格高昂(動輒上千美元),也無法口服、必須要以注射方式才能發揮其效用;而微型注射裝置除了能達到更精準的治療效果,更能為需要長時間定期注射藥物的重症病患免去醫院奔波的辛苦,還能節省龐大的人工注射與各項醫療資源之負擔。但這種電子醫療器材裝置除了必須通過各國醫療規範的產品測試與認證程序,還會需要在開發階段與藥廠密切合作,上市時程與開發資金可能會比一般醫療器材更長且更多;為了降低開發人用醫療產品的營運風險,潔霺發現的一個潛力「金流」來源:植入式實驗動物給藥裝置。李柏穎表示,動物用醫療器材的法規限制較寬鬆;再加上目前這種臨床前(preclinical)動物實驗所使用的植入式注射裝置,幾乎是由兩家分別來自美國與日本的廠商所開發之產品壟斷,但這兩個產品不是功能老舊(例如美廠產品是已經超過40年的設計),就是價格高昂(如日廠產品單價最高達2萬台幣),如果能提供功能新穎、價格又具競爭力的替代方案,將非常有機會打下該市場。他同時指出,因為所有的藥物在臨床試驗前一定需要進行動物實驗,植入式注射裝置是不可或缺;根據他的了解,全球對這類實驗動物的需求量,一年達到2,500萬~5,000萬隻,頗具市場規模。潔霺已經開發出功能與成本競爭力都能超越美、日競爭產品的注射裝置,並申請相關技術專利,預計產品今年可正式上市。李柏穎特別感謝南港IC設計育成中心、工研院生醫所與生技中心的協助;他指出,醫藥/醫材本來就是比較封閉的產業,電子廠商想進入該領域,如果沒有找到適當的領導人脈以及正確的法規經驗,恐會浪費投入的時間與資源,此時育成中心這樣的單位就是一個輔導、溝通與橋接之最佳平台,能提供新創公司成長所需的強大動力。潔霺也在育成中心的推薦下參與科技部「亞洲矽谷」創新創業平台選拔活動並脫穎而出,獲得台幣百萬元獎金、加速器業師資源協助,前景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