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February 15, 2011

知識將取代自然資源: 中關村企業IPO遠遠超越矽谷 邁向全球最大創新中心!

中關村:世界第二大創新中心模式初現

2011-2-12中關村地區依託豐富的科教智力資源、無以倫比的創業活力、靈活的創新機制、日益國際化和開放的新視野,已成為我國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策源地,是目前全球創新最活躍的地區之一,也是僅次於矽谷的第二大創新中心。

中關村企業在全球資本市場 備受關注中關村經過20多年的發展探索,已從最初的"電子一條街"發展成為全球創新最活躍的科技園區之一,擁有聯想、百度等眾多的創新活躍的企業,並且在全球資本市場受到廣泛關注。目前,中關村上市企業已達150多家,僅2010年就新增上市企業35家,而矽谷在2008年、2009年的上市企業數分別只有2家和1家。從上市地點分析來看,35家企業在納斯達克上市3家,紐約交易所上市1家,國內創業板上市16家,中小板上市14家,主板上市1家。中關村企業在創業板中已經初步形成"中關村板塊"。從技術領域來看,35家新增上市企業中60%以上的企業集中在電子資訊領域,達到23家;其次為節能環保,達到6家;之後是新材料3家,生物醫藥2家、生物農業1家,均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現了中關村自身產業基礎和優勢,並為中關村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了創新動力。

留學生創業是中關村 持續發展的新鮮動力10年來,中關村一直是留學生歸國創業的首選之地,湧現出一大批以鄧中翰、張朝陽、李彥宏、嚴望佳等優秀企業家為代表的歸國創業留學生群體,他們的成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回國創業,截至目前,累計有1.2萬留學生回國創業,創辦企業達5000家。近期一項對留學人員創業園的調查顯示,在園的1400家企業中,按創業者的留學國別分,來自美國的達620家,超過總數的40%;其次來自日本、英國、加拿大等地,分別有180家、132家、95家。可見,歸國創業留學生主要來自發達國家。掌握先進的技術、擁有管理經驗和良好的人脈關係,構成了創業成功的基礎。從企業技術領域看,超過半數的企業從事電子資訊領域,達749家;其次為生物醫藥領域,達176;之後是環保新能源領域,有108家;其他企業從事于新材料、先進製造等領域。這與中關村的優勢領域相匹配,體現了中關村的產業特色,並為中關村持續創新創業不斷注入新的活力。通過對留學生創業與本土人員創業的對比分析,可以看出,留學生創業者對新興產業的發展和技術創新更加敏銳,也更容易得到風險投資和資本市場的青睞。調查顯示,有兩家企業分別在美國納斯達克和三板上市,獲得投資的最高額度達到5400萬美元,將近20家獲得風險投資的企業、其投資總額達2.5億美元。

中關村技術轉移的創新 實踐——組織和模式創新  全球範圍內對技術和高端人才競爭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知識已取代自然資源和一般勞動力,成為首要的創造財富和經濟增長的源泉,促進知識的生產和應用以及與此密切相關的技術轉移戰略具有極大的公共價值。20年來,中關村的高新技術企業、大學、科研院所、轉制院所、仲介機構等各類組織都在不斷研究和探索科技與經濟相結合的新路徑,逐漸形成了若干活躍的技術轉移創新型組織和有效的創新模式,並對技術轉移產生了新認識。技術成果是一種特殊商品,技術轉移不是簡單的技術交易,轉移活動不是一勞永逸,需要提供技術諮詢等服務,並持續跟進技術成果應用的效果,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技術轉移的經濟價值。從組織創新的角度,中關村專門從事技術轉移的創新型組織層出不窮,有來源於大學或國家科研院所的新型機構,如大學科技園、產學研合作辦公室等;有政府主導建立的一批技術轉移中心,如中科院北京國家技術轉移中心、北京市教委和科委牽頭組建的近十家技術轉移中心;還有源自市場的獨立承擔技術轉移服務的仲介機構,提供專業服務。創新型的組織是有效的技術轉移的載體,為技術轉移雙方提供了相互交流、相互信任的橋樑。從模式創新的角度看,中關村技術轉移模式來自於實踐,具有自身明確的特點和優勢,同時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複製性。如企業與大學共建技術研發中心或聯合實驗室,打通技術供給與需求的對接管道。創造彈性股權設計模式,既解決了技術轉移中的不確定性問題,又最大限度地保障了雙方利益。這些創新模式實用高效,利於技術轉移的實現與創新資源的融合。中關村的技術轉移越來越植根於企業需求,不斷拉動企業對大學與科研院所技術成果的關注,帶動產學研合作和有效的技術轉移。實踐證明,創業是技術轉移最有效、最成功的途徑,包括大學與科研院所衍生企業、大學老師帶領學生創辦企業等方式。這使在市場上成功的企業和技術都與大學和研究機構有著深厚的淵源關係。如今,中關村已然形成了良好的創業氛圍,帶著大學研究成果進入市場的衍生公司依然源源不斷地產生,這一點,已經為世界同行所矚目。

中關村成為我國戰略性 新興產業的策源地 中關村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成為年收入超萬億的世界一流科技園區,形成了以電子資訊為支柱,生物制藥、節能環保、新能源、先進製造等協同發展的產業格局。對於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調整,實現戰略性新興產業跨越式發展,中關村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策源地。在新的技術革命、產業革命及其新週期即將到來時,哪些技術和新興產業將會在中關村生根發芽、茁壯成長,引領新的產業革命浪潮,成為中國未來的支柱產業,支撐中國經濟快速發展?我們認為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生物CRO等三個領域中關村將會引領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關村因在ICT產業長期的積累和特有的研究資源優勢,在物聯網產業發展中具有獨特優勢,在核心技術研發、感測器、網路傳輸、計算和行業應用示範、以及產業聯盟協同創新方面擁有良好的基礎,相關技術和產品已在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和廣州亞運會上實施了多項示範應用。目前北京已經實現了對重點部位的視頻監控,對上千部高用電量電錶進行統一監控和分散式管理,形成了覆蓋食品生產、流通到銷售各個環節的食品檢測網路,實現了對空氣品質的檢測和報告等等,這些都使用了物聯網技術,為中關村物聯網產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中關村互聯網和通訊企業在2000年初的2G時代就開始了探索手機等移動終端利用互聯網資源的相關技術和商業模式,並產生了空中網等我國第一批專注於移動互聯網的無線增值服務企業。經過10年的發展,中關村已經形成了若干龍頭企業與中小企業協同創新、產學研有機結合的發展格局,在移動互聯網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形成了一批極具創新能力的企業,是國內產業鏈發展最完備、技術最領先、規模最大、企業數量最多且最密集的地區。如:在4G移動通訊標準、下一代互聯網關鍵設備等技術研發方面,大唐電信、普天等公司走在世界前列,有望率先取得國際突破;創毅視訊成功開發全球首款支援20兆帶寬的TD-LTE終端基帶通信晶片。近幾年,北京生物醫藥研發服務業發展迅速,年增速保持在30%左右,年收入超過50億元,占生物醫藥產業1/6的份額。目前中關村從事醫藥研發服務外包的企業數量已超過百家,已初步形成包括動物實驗、臨床實驗、化學藥物合成、基因組分析研究、蛋白質組分析研究、生物晶片分析在內的CRO產業鏈條。湧現出康龍化成、昭衍、紅惠、穎新康泰、京天成這樣的知名企業,企業規模、客戶品質及合同額等指標均居全國同行業前列。其中康龍化成成立僅3年,已經成為國內僅次於藥明康得和睿智的第三大醫藥研發外包服務企業,其承接的研發服務合同收入已經達到1億元。20年來,中關村所取得的成績有目共睹,在國內獨樹一幟,開始在全球範圍內嶄露頭角,吸引了最優質的資源、開展了最活躍的創新、引起了最廣泛的關注。中關村作為世界第二大創新中心,必將創造出全球最富盛名的創新型企業。(生物穀Bioon.c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