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毛創新 過多亮點模糊焦點 2015-09-27 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 毛內閣瘋創業創新,宣稱每一季都要有「亮點」。從今年二月行政院成立創新創業會報以來至今,已提出一個投資計畫、兩個創新中心、兩個創業園區,加上國發會執行中的創業拔萃方案,已有一個創業園區、一個引導國際創投投資台灣早期新創的投資計畫,「毛創新」令人眼花撩亂,這麼多亮點,反而模糊最初的焦點。
創新創業政策 馬政府推創新創業,從國發會前主委管中閔開始,管當初是因太陽花學運感受年輕世代缺乏出口,積極向多位台灣新創家請益,提出「創業天使計畫」,由政府擔任天使,補助年輕人創業的第一桶金;但這只是救急,後續再提出「創業拔萃方案」,希望建立一完整創業生態系統,打造台灣成為亞洲矽谷。 但在管請辭後,毛揆接下火把,開始四處點火。今年三月突然加碼宣布空軍舊址與金華官邸都要作為創新創業園區,並成為國際創新地圖「亮點中的亮點」,將國發會正規劃中花博國際創新創業園區擺一邊。 接著,又宣布由國發基金與科技部科發基金共同投資一.二億美元(約台幣卅六億元)的台灣矽谷科技基金投資計畫,希望加強台灣與矽谷鏈結,除投資台灣新創、也可針對矽谷創新團隊進行早期投資。 對比國發會創業拔萃方案中,已規劃引進國際創投在台灣投資早期新創,並陸續通過矽谷500 Startup、本誠創投等五家創投公司投資,總募資金額計一三六億元,資金已陸續到位。其中,500 Startup更是矽谷前三大加速器之一,與矽谷鏈結的目的透過500 Startup已經達成。因此,台灣矽谷科技基金成立也被業者私下質疑,是老一輩創投與新一代創投的資源爭奪戰,因為台灣矽谷科技基金,根據行政院副院長張善政去年底的談話,「根本是因應台灣在矽谷的創投大老而生」。
創新創業 僅剩砸錢與設立園區 國發會官員私下抱怨,台灣創新創業在毛內閣「積極」推動下,似乎只剩下砸錢與民間成立基金、設立園區、赴矽谷取經,忘了台灣根本不缺資金、創新也跟園區無關,矽谷的創業家精神更不是把人送出去幾個月就能複製;政府該做的還是應扎扎實實,檢討究竟台灣有哪些法規、教育制度阻礙了創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