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June 3, 2019

台灣藉細胞治療 打國際盃: 基因改造免疫細胞療法!!!


林成龍 20年前,就開啟細胞療法實驗研究 燕珍宜 2019-05-02台灣在癌症細胞治療領域,長期以來處於閉關狀態,少數投入的先行者,多是透過臨床試驗申請, 並在無大藥廠支援、經費困窘的情況下,默默地堅持,終於等到世人對癌症細胞療法的重視。十八年前就曾經接受免疫細胞治療的張孟壽,因為搭飛機時,耳朵突然刺痛異常,本以為是中耳炎,沒想到檢查結果竟然是鼻咽癌第四期,「一開始接受化、放療治療,才兩個禮拜就瘦了十二公斤。」張孟壽的父親當時才剛因為食道癌過世,孝順的他完全不敢讓母親知道自己的病情。當時人在香港大學外科系擔任教授的林成龍,得知好友張孟壽的病況,立刻請他飛往香港,並親自為他施打免疫細胞療法,如今十多年過去,張孟壽與母親開心地共享天倫之樂。 免疫細胞療法並非全新的技術,在國外已有四十多年的歷史。「十多年來,國內較少醫師投入這塊領域,加上法規也不如日本開放,因此發展顯得停滯。」林成龍解釋。身為台灣癌症免疫細胞治療少數的先行者,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細胞及免疫治療研究室前主任、沛爾生醫創辦人林成龍,早在一九九九年就已進行癌症細胞治療的臨床試驗,並發表論文。究竟什麼原因讓林成龍在二十年前,就投入冷門的癌症免疫細胞領域?

牛津學成歸國拚研發「無排斥異體」 林成龍原本應該像大部分外科醫師一樣,走入手術房,成為神刀手,但當時外科臨床的困境是,「會移植,但不會照顧」,因此指導教授一聲令下,林成龍收拾行囊,遠赴國外取經。謹遵師命的林成龍,不僅順利獲得英國牛津大學腫瘤免疫與移植免疫學博士學位,還以第一名優秀成績畢業,並獲選為畢業生代表致詞,對來自遙遠亞洲小島的台灣囝仔,這份殊榮更顯難能可貴。先行者總是孤獨與寂寞的,轉眼二十年過去,台灣終於在去年開放免疫細胞治療。林成龍指出,過去免疫細胞療法的困境在於,「免疫細胞療法隨著不同癌別、患者的狀況,打入的免疫細胞類別與數量差異,很難像藥物有大規模的數據。」目前各大醫療院所正磨刀霍霍,將焦點與心力集中於《特管辦法》的開放項目,林成龍卻早已將目光放在更遠、更具挑戰性的基因改造細胞療法,積極投入基因改造之免疫細胞療法的「國際盃」大賽。CAR-T(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療法)的成功,開啟癌症免疫細胞療法新的里程碑,除了自體免疫細胞外,異體免疫細胞療法可以克服自體免疫細胞品質不良的問題,更可以大幅降低費用,因此,CAR-T才是免疫細胞療法真正的主戰場。目前,林成龍正全力投入「無排斥異體」(Universal donor)的研發。

進化版基因編輯術可一次有效精準修改多組基因 「應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把異體細胞引發排斥的基因去除,如此一來,就可以使用健康人的免疫細胞或幹細胞,製作細胞治療的產品(包含CAR-TTCR-T等,TCR-TT細胞受體嵌合型T細胞)。」林成龍說明。「基因魔剪」(CRISPR/Cas9),顧名思義,是一種基因剔除技術,CRISPR並非第一個基因編輯技術,但卻被視為革命性基因工具,因為該技術遠比傳統方法簡單、快速、便宜,且應用廣泛,不像以往的基因編輯法一次只能修改一個,CRISPR可以一次有效、精準地修改多組基因。所以短短幾年內,便取得爆炸性應用,成為發展的新顯學。 目前,將CRISPR基因技術應用於癌症免疫細胞的實驗室,全世界只有三處,其中之一就是林成龍的實驗室。「無排斥異體」免疫細胞療法,可以「克服癌症病患因為已化、放療後,自身免疫細胞數目不足及功能低下的問題,並提升治療效果及製程便利性。」林成龍解釋。 「二十一世紀是細胞治療的時代。」日本東京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細胞治療中心的牆上寫道。「台灣擁有最好的醫療人才與資源,因此,在這場免疫細胞療法的發展中,絕對不能缺席。」林成龍如此期勉大家與自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