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就能辨識18,000種藥 榮總醫師陳育群用IoMT提升在宅用藥安全 蔡騰輝2019-07-19為了提升居家用藥安全,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副教授,同時也是台北榮民總醫院家庭科醫師的陳育群,與團隊共同研發了居家藥品辨識系統「愛家小藥師」。透過文字搜尋,可以查詢18,000種藥;拍照可以搜尋400種居家常用的藥品。
透過資訊專長 滿足醫療現場需求 擁有醫療與資料分析雙專長的陳育群分享過去建檔歷程,「榮總1,600種藥,光是建檔就需要投注半年的時間」,再整合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等7種公開資訊,最終推出搭載多語、查詢、拍照等3項功能的「愛家小藥師」物聯網醫療系統。系統分為居家醫師和居家護理師使用的專業版,以及轉換多語和查詢功能的民眾版。由於在宅醫療通常都會有外籍看護協助長者或是受傷的民眾療養,也因此「給藥」、「用藥安全」變得十分重要。陳育群舉例,過往曾發生一起案例,長者只是單純胃脹氣,但不清楚中文標示的外籍看護,就將與胃相關的藥餵給長者,最後才發現,看護所餵的藥是胃潰瘍或是胃穿孔才需要吃的藥。類似情況層出不窮,讓陳育群決定要著手進行藥物辨識小幫手的科學化工程。藥品使用方法與適應症的內容翻譯包括英文、越南文、印尼文、馬來語共4種語言。
IoMT的開發過程 陳育群和PCB版公司合作設計開發電路板,現在已經更新至第7代,包括不同亮度的LED燈不斷嘗試設置優化;找出放大倍數剛好可供近拍的透鏡;目前已將9公分的第一代充電板與放電板壓縮至3公分左右,而且僅需靠USB充電。充電一次30分鐘即可充飽,續航力達6小時。陳育群笑著說,「這大約剛好可以支撐一次的家庭訪視時間。」「臨床有好多問題,但是都沒有人處理。」陳育群一句話道出智慧醫療產業發展的無限可能。「尤其是在居家用藥上,AIoT更是幫得上忙。」病患的藥物依從性一直以來,都是醫院門診、急診、加護病房醫師相當希望提升的部分。然而,陳育群也分享開發心得,醫療物聯網(IoMT)產品「可用與好用是兩件事」,要讓產品服務變得人人都想用,使用者介面(UI)與使用者體驗(UX)的人才不可少。智慧醫療科技「不用太高端技術,剛好就好」,這也呼應許多醫學科技專家認為台灣智慧醫療發展層面廣且機會多的說法。陳育群表示,在藥物識別技術上,也曾經有產業人士建議透過3D建模來建置資料庫,然而,建模技術成本高,藥物數量又高達18,000種(顆),部分藥物特徵又很雷同,最終在成本效益不符合之下,最終還是沒有選擇相對來說「辨識準確率可能最高」的方式。然而,「現在捲起袖子先做」,能夠讓基本的藥物都可以有快速的辨識應用,「讓居家用藥安全提升」也就達到開發的初心目標了。藉由3D列印技術生產的愛家小藥師儀器,需要上萬元的成本,未來也希望能夠在持續努力之下,能將成本降低,進而拉升普及率,提升全人醫療安全。從2016年申請科技部的專案計畫以來,目前愛家團隊成員共有4位分別負責醫療護理、資訊管理、美術設計、使用者介面與體驗等工作。其中,3D開發與人力成本佔了大部分的經費支出。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