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December 12, 2010

中國科技資源的分配,有其明顯政策規劃下呈現,成效讓結果說話 !!

科學界患了官辦市場病

20101113中國經營報  兩個月前,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施一公、北大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饒毅兩位教授聯合在今年9月美國《科學雜誌》以"中國的科研文化"為題,揭露中國科研體系官學勾結等各種問題,批評這種文化"浪費資源、腐蝕精神、阻礙創新"。國內的《科學時報》作了全文翻譯轉載,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兩位學者認為,儘管近年來中國研究經費持續以20%的比例增長,但這種增長沒有對中國的科學和研究起到應有的促進作用,現行的科研基金分配體制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阻礙了中國創新能力的發展。日前,科技部發言人對此作出回應,"我們認為與事實不相符合"。這位發言人甚至稱,"文章的兩位作者施一公、饒毅都承擔了我國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領域的科研項目,國家對他們在科研經費和條件保障上給予了大力支持。"北大、清華兩位重量級人物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撰文分析中國科研系統之頑疾,科技部不但不能認真對待並深刻反思,反而以頗具揶揄意味的外交辭令矢口否認,讓人不能不對科研制度改革乃至中國科學前景備感擔憂。事實上,中國的科研經費分配體系所存問題並非什麼新鮮事,近年來,科技部自身也曾對此做了不少改善的努力,可難有收效。而此次科技部發言人的表態告訴我們,中國科學的前途已經落入官僚集團的既得利益者手中,並呈現出一種板結化的趨勢,指望他們自己對自身利益進行改革,無異於與虎謀皮。中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所取得的巨大經濟成就,得益於人、資本、土地等要素市場的有限自由流動。其中,人是經濟要素中最具能動性與想像力的要素,科研、學術等必須依附於人的生產活動,是一個國家未來競爭力的關鍵。但從目前來看,中國在這一領域仍處於完全的計劃經濟時代。而其最為明顯的特徵就是,權力掌握科研生產所需的資金,掌握資金的分配權,掌握對科研生產的准入權(通過對專案審查、評價、評估實現)。當前,國家基礎研究科研項目經費在支持方向上分為兩類:一類是以資助科學家自由探索為主的基礎研究,如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另一類是科技部的"973""863"等專案據業界稱,儘管同屬國家科研基金來源,二者卻在申請、評審的路徑上大相徑庭。前者在科技界的聲譽較高,甚至能做到引入海外科學家進行項目評審。但這些項目所獲得的經費與科技部動輒幾千萬、上億元的經費相比,只能算九牛一毛。據聞,《2006~2020年科技發展中長期計畫》所選出的10~20個大課題,屬於後者,每個課題將給予最高達100億元的經費資助,"僅一個課題就可以超過自然科學基金1986年成立迄今18年的總經費"在國際上都堪稱鉅資。雖然後者在形式上亦有規劃、立項、評審和驗收等屬於市場經濟"公開、公平、公正"之特徵的外衣,但學界卻指出,這些大課題的提出是科技部行政人員指定少數專業人員內部討論形成,開了許多會,多數都是走過場。這就表明,在當下的科研(人力要素)領域,與土地、資本領域一樣,存在典型的官辦市場經濟特色。官辦市場經濟的特徵並不表現於官方出資(國家支援科研、學術乃國際之通例),而表現為官方對市場活動的操辦與壟斷,在既得利益集團與其合作者內部,形成一個利益分配中心與利益輸送共同體,自我迴圈,嚴重阻礙了中國科學、學術的創新與繁榮。而要改變這一狀態,就必須把政府僭越的對科研、學術之評價權,真正還給社會,還給學術界,並把科研經費以招標的形式交給基金會與社會組織運作,使之有一個正確的去向。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