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26, 2011

黃達夫: 醫院公司化並非台灣醫療改革首要!

衛生署搞錯了優先順序(黃達夫)

2011 0426 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在《非營利事業的經營》一書中說,醫療、教育、宗教、社服等工作不同於其他行業,其終極目標是改變生命,而不是追求利潤。看非營利事業的營運報表時,應先檢視它改變了多少生命,而不是算計利潤的多少。因此看到馬總統帶頭推動《醫療法》鬆綁、醫院公司化的舉動,令人錯愕。所以,立法委員黃淑英及督保盟發言人滕西華於上周五下午,在立法院舉行了公聽會。與會者除了關心台灣醫學教育與醫療品質的學者、專家,以及維護人民權益的民間團體代表外,最具代表性的是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代表。在場的發言皆反對修改《醫療法》以及設立國際醫療專區。 會中只有衛生署石崇良處長與私立醫療院所協會吳明彥祕書長代表推動修法,設立國際醫療專區的一方。他們說,新加坡、泰國、印度等國家的國際醫療產值可觀,值得我們效法,卻一字不提這個政策對國家社會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至於推行國際醫療為什麼有必要修法、設立專區,也說不出其所以然。

醫院過分精簡人力  這方面,其實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已經在他的部落格說,台灣不能與新加坡、泰國、印度相提並論,台灣缺乏語言、地理優勢,所以,要招攬歐、美、中東人來就醫沒有競爭力。然因大陸目前醫療體系還不健全,所以只要0.1%大陸人來台就醫,則是不小的市場,只要方便他們簽證、居留就好了,沒有修法、設專區的必要。更何況,根據最近的報導,印度已經發現在光鮮亮麗的商機下,整個社會其實付出了可觀有形、無形的代價。馬總統在親自推動國際醫療之前,不要偏聽,最好有更周全完備的資訊。個人倒是認為衛生署不務正業,做為台灣醫療體系的管理者,近30年來把關不力,縱容台灣醫院在非營利組織的架構下,追求利潤,而扭曲了台灣醫療價值觀。長久以來,對於第一線醫護人員的申訴,與民間團體的舉發裝聾作啞。直到楊前署長下任前才揭發衛生署直接管轄的署立醫院「爛到根」的事實。上星期醫改會指出台灣的醫學中心淪為血汗工廠後,楊署長終於投書媒體道出真相,他說這些醫院「一再精簡人力,廣泛使用約聘僱,不用正職人力,而將結餘用於擴建醫院、併購及軍備競賽……醫院協會竟然要求降低醫院評鑑人力設置標準,個人多次嚴詞批評,認為匪夷所思」。顯見,台灣醫界亂象百出,醫療改革已經刻不容緩。可是衛生署卻自我感覺良好,不趕快推動改革,為台灣的醫護人員營造優質的執業環境,以保障全民的安全。還以這些破壞台灣醫療體系者的利益為其工作的第一優先,賣力推動醫院公司化,這舉止怎不令人再嘆,匪夷所思。 (作者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