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hllesteem.178168@blogger.com
May 6th 9am
萬古黴素殺菌新效應 中研院研究有成
【2011/05/03 台灣醒報】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助研究員李宗璘所領導的研究團隊,日前成功地利用調整酵素的方式,發展出嶄新的技術,讓現有醫學界常用之抗生素「萬古黴素」和「Teicoplanin」殺菌效果倍增,並可避免部份副作用。萬古黴素等抗生素為人類使用抗生素的最後防線,但有越來越多耐萬古黴素的腸球菌菌群出現,並被金黃色葡萄球菌攻陷,同時萬古黴素也會引起嚴重的血小板減少症以及皮下出血。而中研院這項研究甚受國際重視,在4月10日國際知名期刊網站「自然化學生物」(Nature Chemical Biology)刊出該篇論文,次日The Scientist 雜誌亦跟進報導。長期鑽研抗藥性機制的李宗璘博士研究團隊,此次以天然產物抗生素「A40926」為研究主體,利用其化學特性,修改酵素,研發出來新的數種化合物。然後與「萬古黴素」和「Teicoplanin」測試5種細菌株(包括已經產生抗藥性的菌株),做體外實驗比較。結果顯示,其中一種化合物具有百倍以上的殺菌效果,小鼠實驗亦顯示治療效果遠超過現有的抗生素。李宗璘表示,「這項成果可增進我們對抗生素更完整的理解以及更精巧的操控,未來或許可以協助發展新藥。」研究團隊解釋,這個研究是針對醣胜肽抗生素生合成進行的研究。利用X光蛋白質結晶學與生物化學的方法,解析出參與抗生素A40926生合成酵素Dbv29的蛋白質結構,以及其催化作用機制。中研院指出,這項研究工作是由基因體研究中心、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與國家同步輻射中心共同支持完成。
利用抗生素A40926生合成之六碳醣氧化酶蛋白結構與作用機制發展新藥 本院覽號:28A-980630創作人:李宗璘、劉祐禎、李易珊、呂學毅 智財權:中華民國專利申請中、美國專利申請中 摘要:Dbv29是參與抗生素A40926生合成中的六碳醣氧化酶,基於Dbv29蛋白質結構與作用機制的研究發現,我們可製造出許多抗生素的衍生物,其中包含能有效對抗具有多重抗藥性的致病菌。可能的應用範圍:1. 研發新一代的抗生素;2. 預防或治療細菌感染。此項發明的優點:1. 可量產新一代的抗生素;2. 可降低成本;3. 達到環保訴求。公共事務組聯絡人:李梅芳, (O)2787-2503, e-mail:mflee@gate.sinica.edu.tw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