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May 25, 2011

中國原料藥產能過剩, “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提出生產限制!

原料藥市場亟待"撥亂反正"

2011-05-11 11:57:04  新華報業網訊  2008年金融危機後,國際原料藥市場一直比較紅火,然而今年以來,部分產品價格出現較大波動,全球產能過剩情況也日趨嚴重。但國內巨頭還是義無反顧,紛紛上馬新項目擴大產能。近幾個月來,國內原料藥大項目陸續投產和新開工的消息不斷傳出,聯邦制藥明確將擴產原料藥1200噸,華北制藥6-APA車間改造轉產7-ACA已經完成,並將投入11億元用於擴產,最終將達到3000噸產能。此外,魯抗醫藥已經擴產900噸。記者瞭解到,江蘇不少藥企也在加大原料藥產能,江蘇先聲藥業原料生產部負責人朱瑞告訴記者,目前先聲藥業在原料藥生產方面的專案批文有20多個,像治療腹瀉的、降壓的和抗生素類的都有覆蓋。中國藥科大學教授姚和權告訴記者,我國已經成為全球原料藥生產第一大國,可生產1500多種化學原料藥,產能達到500多萬噸,約占全球產能的五分之一。在我國出口的原料藥大戶維生素C領域,目前全球VC需求量約12萬噸,其中中國出口超過10萬噸,約占全球產能的90%。但由於國內企業盲目擴大或新建產能,維生素C目前國內產能達20萬噸,而全球實際市場需求只有約12萬噸,國內近一半的產能是過剩的。隨著大宗原料藥產能激增,而下游製劑市場均未見大幅增長的情況下,最終導致的就是企業之間的惡性價格競爭。根據監測,主要依靠出口的維生素C2月的平均價格同比下降達34.83%。對於原料藥價跌國內仍擴大產能現象,姚教授認為,主要是由於過去原料藥生產准入門檻低,而且毛利比較高, 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造成了原料藥出口大幅滑坡,剛好使得價格得以上漲。以維生素C為例,當時的毛利潤高達45%55%2009年後,國內不少藥企也是瞄準了這塊寶地,使得各地紛紛上馬投資建設生產線或擴大產能,到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漲價-擴產-價跌-減產-漲價"的發展怪區。姚和權教授表示,產能過剩的危害是嚴重的,一方面嚴重浪費了國家有限的能源和資源,甚至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微薄的利潤;另一方面,產能過剩引起的市場價格週期性波動和階段性低價競銷也嚴重破壞了出口經營秩序,不僅因企業自相壓價嚴重阻礙了行業的健康發展,惡性競爭導致企業蒙受巨大損失,也難有發展後勁。  記者獲悉,針對這種情況,429國家發改委公佈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1年本)》中,維生素C(VC)、新建青黴素工業鹽、化學法生產7-氨基頭孢烷酸(7-ACA)等大宗原料藥均被列入"限制類"。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還在醞釀對維生素C准入門檻進行限制,同時將推出生產配額制。業內人士指出,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限制企業的擴產行為,但長期來看,大宗原料藥的新建專案仍需要更嚴格的審批准入,讓企業回歸理性。此外,行業協會也要加強產業預警和行業自律,一方面跟蹤分析大宗產品的生產和出口情況,及時預警產能過剩產品及其對產業發展的影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