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監管 一位監委vs. 四任署長 糾正三年不改 政府也「塑化」 2011-06 天下雜誌 474期 提出「毒奶事件」糾正案的監委程仁宏,在三年前早就直指衛生署的五大違失,但塑化風暴卻暴露出,政府根本連一項缺失都沒解決。這三年,換了兩位行政院長、四位衛生署長,該追究誰的政治責任?
這一次,是該出手的時候了。監察院辦公室,被午後西曬的陽光照得像烤爐般熱烘烘。監委程仁宏在辦公室裡低著頭,邊翻著他在三聚氰胺乳製品輸入事件後,經過追蹤調查,在二○○八年所提出的「食品用添加物安全管制與規範專案調查研究報告」,以及去年底的「我國食品安全衛生總體檢」。
但他的心,愈來愈透涼。今年初,他和楊美鈴、吳豐山、劉玉山、洪昭男等幾位都關心食品安全的監委,討論過去三年的監察成效,大家都感覺到衛生署身為衛生主管機關,卻漠視食品安全。在三聚氰胺事件爆發後,前衛生署長林芳郁因而下台,葉金川、楊志良相繼接任署長。程仁宏觀察,葉金川、楊志良對監察院的食品安全體檢報告,同樣抱持不積極、甚至不處理的態度。即使他趁著監委到行政院巡查時,連續兩年提出建議報告,最後也不了了之。「我們當時就決定,再給六個月時間的觀察期,就採取行動,」程仁宏說。沒想到,半年都還沒過完,食品添加物再度出包。「從衛生主管機關到行政院,都沒有把吃的問題,當成人民大事,」程仁宏嘆息。
監察御史出手 也推不動衛生署「把吃的問題,當成人民大事」,是他一路的堅持,也是他與主管機關最大的差異點。程仁宏把人民的利益擺在最前面,不是從今天開始。從他擔任消基會義工,就為消費者打抱不平,直到消基會秘書長、董事長,很多人不知道他的正職,其實是文化大學地學研究所教授。在他擔任秘書長期間,也是消基會曝光度最高的時期。一週至少開三次記者會,天天都可以在媒體上看到瘦弱斯文的程仁宏,聲嘶力竭為消費者討公道,包括揭發珍珠粉圓摻防腐劑超標,亞力山大健身房惡性倒閉,更提出集體訴訟。只要牽涉到消費權益的議題,都會看到他的身影。「手中的小石頭,一樣可以擊倒大巨人」是程仁宏的信仰。但在塑化風暴發生後,程仁宏卻有深深的無力感。他愕然發現,雖然現在是擁有監察權的御史柏台,但窮盡力量,能改變的,卻極其有限。他回想起和衛生官員交手的過程,苦笑著說,以前在消基會,感覺是使了千斤力也不動如山。現在有了監察權的力量,雖然推進一、二呎,但距離理想和目標,仍很遠。在三聚氰胺事件後,程仁宏提出糾正案。被視為「打火英雄」,臨時接受徵召接任衛生署長的葉金川,面對糾正案,唯一做到的是讓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能如期掛牌上路。但缺錢、缺人的TFDA,無法發揮完全效能。不擅長評論人的程仁宏含蓄地說,葉金川確實平息了三聚氰胺事件,雖然火滅了,後續的問題卻沒有把握時機及時導正。三年後的今天,重新翻開○八年十一月對衛生署提出糾正案中所列五大違失:把關不周、政策反覆、應變紊亂、機制未建、處理失當,問題仍然一項都沒解決。接任的署長楊志良,在卸任前夕,更是公開指責監察院,在他任內一年半以來,監察院函詢、糾正和調查衛生署有七五八起案件,讓衛生署疲於奔命。最後還直接點名程仁宏就是找麻煩的監委。尤其是監委查豬血糕衛生安全事件,楊志良不滿地說,「連豬血糕都要糾正,又沒吃出人命問題。程仁宏當時沒有太多辯白,但對照今時今日,感慨萬千。「現在塑化劑有吃出人命嗎?沒有,」他認為,可能只是大家還不知道關聯性。但只要是吃進人體的,衛生單位都應該要當成大事。
建立三道食安把關門檻 塑化劑風暴愈滾愈大,衛生署顯然沒有從歷史中學到教訓。程仁宏決定不能再坐視,再次提出建議,要建立食品安全的把關門禁。第一道關鍵,是建立食品衛生源頭管理機制。當年監察院就曾措詞嚴厲地指摘衛生署沒有任何機制,可主動發現食品或食品添加有害安全衛生的問題。所謂從源頭把關做起,有三道關卡要守住。一是所用原料和添加物的來源要清楚,原料廠要提出合格衛生安全證明,使用廠商對原料和添加物也要定期送驗,以免遭原料廠矇蔽。衛生署再做末端把關抽驗,降低未爆彈發生的可能性。程仁宏將監察委員們開會時所喝的茶葉送去檢驗,確認茶葉中沒有殘留農藥,轉而請總務單位未來在採買時,參與競標的供應商需提出檢測證明,符合基本門檻才能進入採購程序。堅持源頭把關,如今監察院的茶葉絕對是全台灣最安全。第二,衛生署要統籌資源,隨時應變。以實驗室為例。從中央到地方,實驗室猶如多頭馬車,連縣市衛生局也打開大門、接受民眾送檢,一個樣品可能是五個實驗室都在驗。資源分散,不能有效統籌運用。衛生署該做的是結合所有官方實驗室,在最短時間內將問題產品分配檢驗,為全國民眾把關。平常西線無戰事時,也要針對突發食品衛生安全事件,在人力調度、資源掌握、資訊發布,以及政策決定進行相關模擬和演練,建立標準作業流程(SOP)。最後,也是最重要的,高層首長要負起責任。食品安全,除了主管機關衛生署長,掌握分配人力與經費權力的行政院長,也扮演關鍵角色。這三年來的食品安全問題, 關係到劉兆玄和吳敦義兩人。「我們會進一步了解,他們是否有相關指示,或是相關部會推拖、延宕時機,甚至不作為,釐清問題出在哪個環節,」程仁宏說。但他沒有說出口的是,「若政府能早一些有所作為,這件事就算不能避免,也能提早發現。」這樣的想法,不斷盤旋在程仁宏的心中。只不過,三年換了四位署長、兩位行政院長,監察院,又能追究誰的責任。還是期待,改變能從這一任開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