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美容機構如雨后春筍般激增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整形外科手術自古即有,只不過作為商業整形美容則是始於上個世紀80年代,而其真正的興起則是在2000年之后。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學分會全國青年委員、解放軍第309醫院整形外科主任石冰最早接觸到整形美容是在20年前。那時他還是一名大學生,在醫院普外科實習,一位教授在觀察之后,建議他從事整形外科,這句話開啟了石冰通向整形美容的大門。彼時,美容外科在中國內地尚未興起,石冰也幾乎不知整形外科到底在做些什么。不過教授的話還是印在了年輕石冰的心中。醫學本科畢業后,石冰拜師"中國皮瓣"的創始人——楊果凡,自此踏進了整形外科行業。然而,時隔十多年,整形外科行業"發展得如火如荼",卻并非"只有鮮花與掌聲",而是爭議不斷。據國際美容整形外科學會對排名前25位的國家與地區的整形外科醫生和手術進行的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2010年中國的整形手術數量共達340多萬例。更有外媒報導稱,繼美國和巴西后,中國成為全球第三整容大國。整形美容機構的數量更是如雨后春筍般節節上升。據不完整數據統計,從10年的寥寥數家,2011年國內美容院、整形門診、綜合性整形科室、整形醫院等不同性質的整形機構已上升至約有34000多家。整形美容在國人中的興起甚至繁榮了韓國整形業。據韓國駐華使館數據,2011年韓國方面為赴韓整容的中國游客發放了1073份簽證,總數較2010年上升了386%,意味著過去一年中國赴韓整形人數增近4倍。
非法美容整形導致行業危機不過,市場繁榮的同時,整形美容機構卻同時被貼上"坑蒙拐騙、非法行醫、違規注射"等標簽。石冰表示,如今國內的整形美容專科醫院主要由兩類組成,一是公立醫院,二是民營專科醫院,如伊美爾、美聯臣、葉子等。但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李青峰教授在一次行業論壇上給出的數據稱,"注射美容醫療有60%以上在非醫療機構實施。" 石冰認為,從業人員沒有嚴格的準入制度,是造成這個行業負面新聞不斷的主要原因之一。中國協和醫科大學整形外科學宋春瓊博士表示,部分國人對於整形美容一窩蜂似不計后果的追捧、盲目追逐廉價的整形美容也是非法整形美容機構和非法注射美容品滋生的重要土壤,"很多國人徒有愛美的心,卻沒有理智的心和智慧的腦袋"。 2010年超女王貝整形致死的新聞讓人們對這個行業的質疑達到了頂點,宋春瓊介紹,自王貝事件曝光后,近三個月到半年內,他幾乎未接到一例大一些的整形美容手術。他認為,由於整形和娛樂明星的關聯,導致人們對於整形美容有神話般的認識,而當王貝事件發生后,人們又將所有的責任推到整形美容行業上。 "這是對整形美容行業最大的傷害",宋春瓊說。
微整形逐漸成主流整形美容行業11年間在爭議不斷中一路前行。盡管從業時間有長短之分,但是在整形外科醫生眼里看來,這個行業的發展趨勢卻是相近的。 "11年前,我還在讀博士,那個時候談到整形美容,手術才是王道,激光什么的都是'小兒科'。如今我已是三甲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卻不得不承認而今激光和微整形才是整個行業的發展趨勢",石冰表示。 "2001年,整形美容行業還只是興起階段,那會兒手術還是主要的整形手段"。宋春瓊也回憶,那時手術整形還是主流,非手術整形多半屬於邊緣。即便在2002年,由民營整形美容醫院——伊美爾精心打造的"中國第一人造美女郝璐璐事件",也在主打手術整形。然而,10年過去了,如今已在整形美容江湖奠定一定地位的伊美爾主推的早已是非手術整形。所謂非手術整形,也就是注射美容、激光美容和一些微創手術整形等手段。就在今年4月底,為人們所熟知的肉毒毒素品牌——保妥適(BOTOX)廠家——美國艾爾建(Allergan)即宣布,繼上海之后,其全國第二家"艾爾建培訓學院"落戶北京伊美爾幸福整形專科醫院,同時伊美爾幸福整形專科醫院為"2012艾爾建保妥適指定合作醫院",是具備保妥適注射資質的合格醫院。事實上,伊美爾絕非唯一一家獲此資質的醫院。盡管保妥適在中國獲批用於眉間除皺的時間并不長,但據艾爾建公司介紹,保妥適產品已經覆蓋中國約40個城市,擁有50家認證醫院。在全國范圍內,已接受艾爾建專業培訓的醫生人數達約480人次。眾整形醫院對於肉毒毒素保妥適的追捧,正是印證了微整形在國內的風靡。石冰介紹,注射美容在國內已經成為日漸流行的整形方式,其近期效果較好,因此很容易讓人接受。據了解,相關數據統計顯示,整形外科手術目前較往年接診數量略有降低,而注射"微整形"的數量同期相比卻增加了40%以上。 "可能很多外科醫生對於非手術整形依舊存在一些偏見,但不得不承認的是,作為對手術來說很有意義的補充,微整形的確是整形美容行業的發展趨勢。"作為整形外科大夫的石冰強調,微創手術有一定的時效性,因此有其局限,但是讓愛美者承受的痛苦更少。
野蠻生長帶來成長陣痛 2001年至2012年,這11年間,如果說整形美容的方式有了逆轉性的變化是因為科技的進步,那么整形美容行業一路高歌猛進,其最大推動力一定是民營資本。宋春瓊表示,由於在很多公立醫院,整形外科只是一種補充,因此如今的整形專科醫院,可能有近九成都是民營機構。然而,在正規美容整形機構中,最受詬病的也正是民營專科醫院,而民營專科醫院最受質疑的正是其從業人員的資質。 2010年超女王貝整形致死的新聞對於民營醫院的傷害顯然大於公立醫院。一時間,"唯利是圖、素質低、廣告兇"等名詞似乎成了民營整形專科醫院的代名詞。以往整形美容在中國醫學領域往往不為人知,屬於邊緣學科,近年來行業發展迅速,一些醫生半路轉行,水平參差不齊,很多民營專科醫院因此被爆醫生很少來源於正規醫學院培養,沒有經過嚴格的執業訓練。想要在美容整形市場掘金,卻又苦於人才短缺,衛生部的新醫改政策似乎讓民營醫院看到了希望。其中提到,醫生可以多點執業、多點注冊。起初,部分民營整形美容機構負責人紛紛表示,這個政策簡直就像"久旱逢甘露"。現實卻并非如此。據了解,一個公立醫院的醫生要想在民營醫院注冊行醫,他必須要得到原單位的書面認可。而激烈的競爭使得公立醫院優秀的醫生要想得到原單位的批準去競爭對手的單位行醫幾乎不可能。這樣一來,民營醫院在醫生的人力資源方面仍處於被動狀態。宋春瓊表示,目前,中國醫療美容行業中的民營醫療機構還是缺少優秀的醫生和技術。而公立醫院中有能力的醫生以及很好的技術,又沒有得到有效推廣。這樣,就造成了一些民營醫療美容機構靠浮夸的廣告效果與不實的廣告宣傳來分搶市場份額。而公立醫院在宣傳上的缺乏,也使一部分消費者被誤導接受了無保障的醫療美容服務。有業內人士透露,在整形美容行業,目前每一位到診消費者身上的營銷成本已經達到了1800元而每一個打入醫學美容機構僅僅只是進行咨詢的電話成本也近900元。於是,民營醫療美容機構便在高營業額與大規模投放廣告的怪圈中打轉,并不斷卷入因過分宣傳而誤導大眾引起的醫療糾紛。不過,在重重夾縫下,有些民營醫院似乎在探索新的發展道路。5月22日,在伊美爾幸福醫院舉辦了一場以抗衰老管理為核心議題的《美麗前沿》交流會。伊美爾集團著名的抗衰老首席醫療官常維玲即表示,和在三甲醫院從事手術治療不同,在伊美爾,她的工作更多意義上屬於健康管理范疇。伊美爾集團副總經理王為也表示,伊美爾國際抗衰老醫學美學中心是在醫療美容領域進行新的探索。有業內人士表示,手術整形向來不是民營專科醫院的專長,而專注注射美容等微整形項目和健康管理方面的內容,可能會讓民營整形美容機構開辟另一番天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