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January 15, 2013

生技中心 加值成大IL-20單株抗體新藥 (4億台幣)


台灣生技藥物的幕後推手 生技中心汪嘉林執行長:台灣擁有足夠實力與國際大廠一拚! ‧萬寶週刊 2013/01/14 【撰文/周傑夫】 人體疾病多如繁星,對新藥物的需求從未間斷,但小分子化學藥從19世紀開始,發展歷史已經超過150年,大部分化學合成成分都被開發,且對於病症治療也遭遇到瓶頸。因此,以蛋白質為主成分、具更高療效和標靶機制的生技藥物(Biopharmaceuticals),從20世紀末開始迅速崛起,根據IMS Health資料顯示,2010年生技藥品市場約1380億美元,占整體藥品市場已達16.1%,其重要性不可忽視。

另闢蹊徑的發展契機 但生技藥物因結構複雜,設下頗高的技術門檻,且量產需有符合cGMP規範之製造廠配合,故切入難度也高。同時,台灣雖有堅強的研發實力,產、學、研彼此間卻缺乏溝通和技術移轉的管道,更需要專業機構負責整合。而生物技術開發中心(以下簡稱生技中心)這個非營利組織就扮演重要角色,執行長汪嘉林更以「第2棒領航者」為期許,積極承接前端新藥探索成果、引進國外之創新技術或先導藥物,成為推動國內生技產業前進的驅動力。汪嘉林指出,目前國內外藥廠都將生技藥物列為發展重點,尤其目前仍處萌芽期,每年成長速度相當快;更重要的是,一些在小分子藥沒辦法找到有效療法的病症,卻可能在生技藥上,這就是台灣的開發利基。他舉例,2011年全球前10大暢銷藥物中,已經有5個是生技藥,且年銷售額都超過50億美元,很明顯是趨勢。他也坦言,小分子藥市場已被國際大廠占據先天優勢,台廠會打得很辛苦,生技藥則是起步不晚,仍有抗衡的機會。2012年生技中心的3個技轉案例中,就有2個是生技藥,平均每個計畫發展至IND階段的科專補助都有22.5億元水準,目前更有50%以上的資源將集中在生技藥。

新藥產業鏈的先驅角色 生技中心的第2 棒任務, 比讀者熟悉的智擎「NRDO」模式,在產業鏈中居於更前端的位置。對此,汪嘉林給了更清楚的解釋:NRDO專注於臨床試驗,而生技中心有能力從先導藥物最適化(Lead Drug Optimization)、藥理&毒理測試、藥物動力學試驗,以及臨床試驗審查(I N D)等步驟都涵蓋,必須整合相關技術,才能縮短新藥開發所需時程,並技轉給業者協助申請IND和科專補助。他舉例,2011年技轉瑞安藥廠的抗癌止吐長效注射劑Granisetron,就是和業者配合申請科專並執行臨床1期,未來將以每年申請24IND為目標。 他分析,台灣的基礎研究能力很強,不管中研院或者學界,只要找到具利基性標的,就有發展抗體藥物的實力。今年5月,成大生化所張明熙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將治療骨質疏鬆的IL-20的單株抗體新藥成功以近4億台幣技轉歐洲第2大藥廠諾和諾德(N o v o N o r d i s k),創下台灣學術界技轉金額的最高紀錄;而生技中心正是發揮其開發先導藥品和IN D的核心能力,將IL-20原本的鼠株抗體予以擬人化(Humanized),使其安全性獲得驗證,進而提高價值,並用於開發治療風濕性關節炎,預計20132014年即可申請IND

提供公平、彈性的發展條件 生技中心屬非營利組織,但政府出資比重高達85%,故技轉程序往往被市場以放大鏡檢視。汪嘉林非常有信心的說「生技中心完全公平、公正、公開, 絕對經得起考驗!」他表示,每年年初都會舉辦技術成果發表會,吸引業者取經,過程完全透明化,一旦有興趣就可以進一步洽商,甚至會出現多家廠商對同一產品都有技轉意願,成立聯盟一起移轉的情形。未來生技中心目標將政府出資降至70%,但仍會持續執行包括兩岸醫藥合作、促進投資等政策相關任務。 另一方面,科專補助雖提供資金來源,但資金之運用往往缺乏彈性。有鑑於此,生技中心從2012年開始擴大「創新前瞻性計畫」的比重,主要扶植6個月到2年的藥物先導計畫,且不必提早訂定預算,使資金運用彈性大幅增加,等於在新藥發展上開闢一條替代道路。他分析,此計畫雖然資金彈性高,但可以隨時換題,所有方案都是以里程碑角度,每36個月檢視研究方案,一旦沒達到預定目標就會中止研究,對於部分發展性高的技術,也可以立即提供更多資源,加快研發腳步。估計2013年前瞻性計畫占整體科專比重達12%,未來將逐年增加到20%,期能提升產業研發動力。

發展經濟規模為第一優先 身為國內第1cGMP蛋白藥物工廠,汪嘉林對生技中心的地位深具信心。他指出,生技中心最初以哺乳細胞生產抗體藥物,年產能雖僅300500公升,但已能提供臨床12期所需的用量,那時國內幾乎沒有其他單位有此產能,這使業者和學術單位開發藥物時,都可以使用生技中心設備而不必自建反應器,尤其去年底年產100公升的微生物細胞反應器量產後,能提供更多元化的服務,發展進入3期臨床的可能性。 國內許多業者都規劃或已完成自建生技藥品發酵槽,但汪嘉林卻持不同觀點。他認為,業者大多以小量產線為主,不具經濟規模性,應該委託CMO(委外製造)生產會更有效率;他進一步指出,在資源整體考量下,應以重點扶植大型反應器為主,年產能至少要3千公升才有能力接收國內外業者的龐大訂單。他也坦言「大概要花5060億元,一定得政府帶頭」,但強調官方資金只是開端,未來還要靠民營化增加效率,才能帶動生技藥全面發展。 近期生技中心牽線8家國際大藥廠來台尋求技轉合作廠商,汪嘉林樂觀表示,和國際大廠合作可以學到相當豐富的經驗,「是台廠勢必要走的路」。然而,目前台灣仍缺乏自行開發的生技藥,在國際新藥開發雷達中不見身影,他認為必須先有成功藥物建立示範效果,國際才會肯定台灣開發生技藥的實力,未來在新藥開發的產業價值鏈分工才有立足點。 最後,汪嘉林再次強調生技中心的第2棒角色,乃是搭起產、學、研之間的橋樑,提供學界或自行開發的技術移轉、先導藥品製造、藥理測試和化學合成等服務。尤其在學界技術商業化的落差中,生技中心補上最後1塊拼圖,並以資源整合專家的角度,協助台灣在藥物開發價值鏈找到自己的定位。相信在他的努力下,可樂觀預期國內生技藥品的長足進步。 【完整內容請見《萬寶週刊》1002期】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