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February 19, 2014

(自費) 肝癌多針燒灼

多針燒灼 肝癌治療新選擇【聯合報╱記者修瑞瑩/台南報導】 2014.02.06 03:20 am 針對中型尺寸肝癌腫瘤有治療新選擇,成大醫院指出,如果無法開刀,可以利用多針電極射頻燒灼手術,效果較傳統單針燒灼好,但缺點是健保不給付,自費大約要68萬元。成大醫院最近接獲165歲的女性患者,多年前曾因乳癌切除乳房,但又發現有肝腫瘤,轉診到成大後,確定肝臟靠近橫膈膜的位置,有1個約5公分大的腫瘤,因患者不願意開刀,醫師評估後決定以多針燒灼方式治療。因腫瘤靠近橫膈膜,醫師擔心燒灼時可能引起併發症,在治療時灌入人工腹水,區隔開橫膈膜與腫瘤,治療至今已超過7個月,沒有復發跡象。成大內科部胃腸肝膽科醫師邱彥程表示,國內罹患BC型肝炎患者多,長期肝發炎容易使肝臟纖維化及肝硬化,肝癌風險跟著提高;健保局推動照護計畫,每半年可接受超音波檢查,以早期發現腫瘤。3公分以下腫瘤治療效果最好,5年存活率可達67成,但如果忽略定期檢查,腫瘤往往已超過3公分,2年存活率只有46成。他表示,目前針對35公分腫瘤,不願開刀或體力差無法開刀,肝動脈血管栓塞效果並不好,其他方式還有射頻燒灼及酒精注射等。射頻燒灼過去採單針式,因可能燒灼不完全,較容易復發,新式的多針燒灼,最多可同時採用6根針,燒灼面積加大,效果較傳統單針好,成大已有約20名患者,其中8成經過半年到1年都未復發,健保只給付單針,多針式需自費。【2014/02/06 聯合報】

以高溫或低溫殺死腫瘤 以高溫殺死腫瘤的方式,包括射頻燒灼、微波治療、高能超音波等,都是使組織局部加溫,造成細胞凝固壞死。通常局部加溫到45度以上就會使蛋白質變性而造成細胞破壞,50度以上就會引起組織凝固壞死,但溫度較低時,若要使細胞完全壞死,所需的時間較長。因此使用這些方法必須能破壞病灶,但又不傷害到附近的器官,所以儀器的設計就相當重要。

射頻燒灼術(RFA射頻燒灼(RFA)為使用一根或多根探針,插入病人的肝臟腫瘤治療。它利用交流電流過組織時,因離子順著電流方向移動,局部加熱造成細胞變性,來治療腫瘤。若是局部溫度超過100度,會造成組織碳化,反而會使熱能傳導的效能降低,使治療效果打折扣。因此有時在探針內還會通冰水,使探針周圍組織的溫度控制在100度以內。一般來說腫瘤在三公分以內,且少於三個病灶時適合用一支探針的射頻燒灼治療,但是若腫瘤大於3公分,較適合用用兩支或三支探針來治療。單次單顆腫瘤治療時間從用超音波定位至治療結束約40分鐘。若肝腫瘤旁邊有大血管時,治療時熱容易被血流帶走,治療後較易有局部殘存腫瘤,這是所謂的"熱沉效應 heat sink effect"。目前許多醫院,RFA是應用最多的局部治療方式,除了用來治療不適合或不願意開刀的病人,也可以應用在等待肝臟移植的病人,減緩腫瘤進展的速度並延長患者能夠等待的時間。射頻燒灼術的副作用較少見,常見如傷口疼痛,腹部疼痛等,而嚴重的副作用包括局部血管出血,或因腫瘤位置太靠近肝臟邊緣,熱能可能會傷害到週圍靠近的器官,例如十二指腸、小腸、大腸、胃、膽囊等,其中又以大腸最為敏感,有時會併發嚴重的腹膜炎。另外,極少數的病例曾發生腫瘤沿著插針的路徑轉移。

射頻燒灼術的效果 依據臺北榮總過去的資料統計,RFA術後產生嚴重併發症的機率為1.8%-4.0%,死亡率為0-0.5%;而一年,三年,及五年後病人的存活率分別為96.6%77.3%67.4%,與手術治療的結果相當。

微波治療術(MW微波燒灼的原理,是使組織中的水分子不斷的轉動,在轉動的過程之中因摩擦產生熱能,使局部組織加熱。過去使用在外科止血,尤其處理肝臟手術時的切面傷口,後來漸漸用在治療肝臟腫瘤方面,之前用於手術中治療目視可見的腫瘤或是用腹腔鏡導引治療,現在也能藉由超音波導引,直接將針插至腫瘤裡,導入微波加熱數分鐘,即可造成腫瘤組織壞死。與射頻燒灼不同,微波燒灼不需要在大腿另外貼上電極片,而且腫瘤若是貼近血管,則腫瘤與血管會一併被燒灼而造成凝固性壞死,不但能較有效的治療腫瘤,且減少出血的機會。微波射頻治療常見的併發症與射頻燒灼術類似,如:局部疼痛、發燒與皮下血腫或出血。雖然使用的探針較粗,但目前仍少有出血的個案

冷凍治療(Cryotherapy冷凍療法是利用液態氬,在超音波或電腦斷層導引下,將探針放置到腫瘤的位置後,極速降溫至零下160度,再灌入加溫的氦氣,使溫度快速上升,造成結凍的組織崩解,而達成治療腫瘤的效果。在國內此種療法目前多使用在腎細胞癌,最近也應用到肝臟腫瘤的治療。

高能超音波(HIFU高能超音波的原理,是將聲波的能量集中,將焦點的溫度提高而使該點的組織壞死,再不斷改變焦點而達成腫瘤治療效果。目前在國外,此類方式多用於治療前列腺癌,子宮肌瘤等,目前僅有少數國家應用在肝臟腫瘤的治療。

結論 肝臟腫瘤的局部治療有許多種方式,醫師需熟悉各種治療方式的適應症與優缺點,依據病人的狀況,提供病人適當的治療方式。不論是那一種的局部治療,在腫瘤越小的情況下,治療的效果以及病人的預後會越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加上定期的追蹤,才是最重要的。

本文出自癌症新探59 台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介入性診療科 邱怡友主任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