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技產業不再唯「新藥」是尊 精實新聞 2014-03-05 19:11:40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過去多數人投資生技股,都是唯「新藥」是尊,但隨全球醫材新應用的發展,及創新技術讓新藥與醫材的界線模糊化,業界已興起新一波的醫材潮,卡位新商機。 過去一說到生技股,不免分成藥品及醫材兩大板塊,其中,新藥股因高風險、高報酬的特性,成為族群中的「貴族」,目前上市櫃及興櫃超過120家生技公司中有9家股價超過200元,三分之二都為新藥及特殊學名藥族群,且全數都還沒開始獲利,同時所享有的高本益比(或稱本夢比)也是所有台股產業僅見。 而講到醫材股,傳統印象都是進入門檻較藥品低,回收時間較快,評價模式不脫類電子產業的本益比模式,也因此即使是創新醫材或具侵入式、需人體臨床數據的高端產品,本益比還是難與新藥股相比擬。不過隨終端市場的成長性反轉,加上創新技術讓藥品與醫材的界線模糊化,越來越多的生醫業者這幾年加碼投入的重點,反倒轉向過去大家看作生醫股二線軍的醫材;以終端市場來說,雖全球藥品市場預期今年將突破1兆美元,是約當於3千多億美元醫材市場的三倍以上,但這幾年因全球保險財源緊縮,政策鼓勵學名藥廠加入戰局,享有獨家定價優勢的專利藥廠的成長趨緩,自2010年以後全球藥品市場產值已難有過去的高度成長,年複合成長率約落在3-6%。 相較之下,醫材市場雖過去產值還難敵藥品,但主要研究機構預估至少至2015年前的年複合成長都會有5-7%水準;特別是鄰近的中國大陸市場,醫材與藥品成長率同樣也呈黃金交叉,根據官方十二五計畫的版本,2011-2015年境內藥品的年複合成長率為10.03%,醫材同期的年複合成長則為10.73%,不過這只是官方設定值,事實上,2012年中國醫材廠的實質年成長率高達21.4%,早已是這幾年面臨醫保藥價年年下調的藥品產業所望塵莫及的水準。 不只是終端成長性的反轉,如新科技的導入,也讓藥品與醫材的界線模糊化,並挑戰大家所熟悉的「醫材」定義。如幹細胞治療領域,在不同的國家或不同的應用領域,就可能被定義為藥品或醫療器材(device);如智擎(4162)與法國夥伴合作的輔助放射腫瘤治療的產品,使用的是特殊金屬鉿(Hafnium),相同的應用在歐美地區就分別被定義為醫材及藥品,端視各地監理機關認定;以醫材與藥品的界線更趨模糊下,爭取定義為醫材反倒成為廠商節省臨床投入時間與成本的技巧之一,無損於產品真正的市場定位。 而過去市場認為癌症等重大疾病的治療,如果不納入健保給付,一年可能動輒幾萬美元,事實上,近年不少「自發性」的醫材應用,價格及利潤同樣令人咋舌,舉大家熟悉的植牙來說,一顆牙醫的報價可能就要5-10萬台幣,利潤率同樣可觀;且相較於藥品產業,醫材廠對品牌忠誠度似乎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無論是血糖儀、隱形眼鏡乃至放射腫瘤設備、影像儀器等,都是少數大廠的壟斷市場。 而現階段的台灣生醫廠商也興起了新一波的醫材投資潮,過去聚焦新藥研發的基亞(3176)也將鎖定睡眠治療等領域,投入醫材研發;中國利基藥品通路的F-康聯(4144)也已喊出未來將增加代理醫材領域,以反映中國市場的成長趨勢;聯電(2303)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也將在一年內率領20家醫材為主的生醫廠,登陸打群架。 基亞董事長張世忠在一場研討會上也預期,考量回收期、台灣ICT優勢及政策成效,預期政府未來資源投入可能不在獨鍾新藥,轉向醫材,都顯示此波趨勢轉向。 當然,此不代表醫材股將雨露均霑,不具有競爭力、仍擺脫不了價格取向的代工產品,仍非市場所愛,但是如果能打造出台灣醫材廠的微笑曲線,並利用慣有的產線效率控管優勢,在新興市場發光,或許也是台灣醫材廠另波大成長的開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