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8, 2015

李崇僖: 台灣具生醫產業籌資中心的潛力

醫藥是兩岸合作黃金產業 20151208 04:10 李崇僖 數十年來支撐我國出口實力與經濟成長的製造業,尤其是電子產業,隨著創新擴散速度加快,以及中國大陸對本土產業政策與資金扶植,近年來興起的「紅色供應鏈」已全面取代我在全球製造業供應鏈之地位,導致我近年來經濟(GDP)成長力道不足。目前最被看好可以接棒的下一波產業,是醫藥產業及其他新興產業,例如文創產業,但發展模式全然不同於傳統製造業,在兩岸產業競爭與合作並行脈絡下,如何維持競爭力,充滿不確定因素。

極大吸引力的市場 近來台灣業者無論在大陸提出醫藥品申請審核、或投資設立醫院,成果皆不如預期。不過大陸每年藥品市場達兩兆人民幣,且每年以17%成長,醫藥產業已形成極大吸引力的市場。台灣產官學界看準此龐大市場,並求避開歐美既有醫藥產業之壟斷地位,乃喊出「華人特色醫療」為發展重點,其策略有兩項主題常被強調:一是華人基因體研究;另一是中草藥研究。然而,大陸在基因資料庫蒐集與使用上規模龐大,加上中草藥臨床使用累積的經驗,遠超越台灣。再者,台灣電子產業製造實力結合生醫產業,可在醫療器材有所突破,不過大陸近來電子業製造能力已趕上台灣,且醫療器材產業的關鍵,不只是臨床試驗與審核上市,更要有通路管道才能進入醫療院所使用,因此,台灣廠商若不透過大陸廠商協助,很難自己打通市場。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18日,大陸國務院正式發布《關於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44號文),揭開對醫藥品審查標準更趨嚴格序幕。此前大陸醫藥品審批積弊甚深,不僅山寨藥充斥,在大陸藥監局待審積壓案件達2萬餘件,不乏眾多虛假試驗資料申請案。經過新政策提出嚴厲處罰措施並提高申請費達20倍,預期將逐步淘汰中小型仿製藥廠,有利於具創新研發能力之藥廠。尤其該號文件對於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之承認,亦即將來可以不用在大陸臨床試驗而直接以試驗資料提出申請,皆有利於境外廠商之藥品審批環境。台灣醫藥產業今後必須以創新研發能力在大陸市場競爭,而非成本價格競爭。此外,大陸近來為解決醫療資源城鄉差距,推出醫療體制改革方案,主要是普及化醫療保險、控制醫療費用(尤其藥價)成長、改革公立醫院引進私人醫療服務。然而作為紓解經濟快速成長下的醫療民怨壓力,政策仍有許多盲點,改革決心也不明確。台灣醫療服務業固然可看到外銷醫療專業服務品質的商機,但潛在的政策風險與社會文化適應性問題不容忽視。

生醫產業籌資中心 政府應集結已前往大陸經營醫療服務業者之經驗,形成有效資訊網絡平台,達到不僅是醫療經驗輸出,且累積成其他國家進入大陸醫療市場時的合作夥伴。大陸醫療現代化仍有很遠的路,在逐步推進過程中,台灣醫療專業者可扮演關鍵的中介角色。台灣醫藥產業在大陸發展除法規與市場障礙,資金能量不足也是一大侷限。所幸股市對生醫產業投資展現非常正面作用,數十家生技醫藥公司尚未有產品就得到投資人廣大支持,且不乏外商來台IPO。台灣應更加發展資本市場對生醫產業之友善環境,例如鼓勵外商醫藥業者來台IPO,進而併購台灣廠商,共同進軍大陸市場。由於生醫產業投資的高風險性,投資的流動性非常重要,台灣在這方面是亞洲龍頭,具有成為生醫產業籌資中心的潛力。大陸法規環境與醫療服務市場,正處於劇烈變遷階段,正逢美國主導的TPP以投資法規環境健全化為主要目標,不免受其影響而必須採行國際標準。兩岸產業交流長期受限於大陸法規改革遲緩,即使簽訂了《海峽兩岸智慧財產權保護合作協議》及《海峽兩岸醫藥衛生合作協議》,但實質保護與合作進展極其有限。我方今後除致力落實既有兩項協議對醫藥產業發展之效益外,並應善用未來TPP框架形成之法規標準,盡速調整本身之法規制度,隨時注意大陸因應國際法規調和趨勢進行之變革,才能掌握醫藥產業先機。(作者為兩岸政策協會兩岸醫療產業交流小組召集人、台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所所長)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