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September 7, 2016

(2016楊育民) 台灣生醫產業 借鑑 舊金山、波士頓 !

兩岸生醫合作 期待關鍵一步 2016-09-07 02:37:36 經濟日報 楊育民 我在國外這幾年,觀察了不少國家生醫產業的「生態系統」(Eco System),美國的舊金山、波士頓的生態系統,最值得台灣借鑑,來建構台灣成為亞太生技醫藥研發創新與產業重鎮。多年來,我住在美國舊金山灣區,在波士頓有幾位客戶,我發現兩個地方的生醫產業的生態系統非常良好,除了透明興利的技轉法規和公平文明雙贏的行為,他們還有很健全的產業「心態」,投資者、創業者、學研單位、政府、社區與媒體和意見領袖彼此間除了有良好的互動,還具備互補、互助、互愛的精神,台灣也可以創造這樣的文化生態。這次我受邀回國,在今年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BTC做專題演講,首先容許我說段往事。十年前,2006年我在Genentech服務、極忙,堪稱百廢待舉,當年11月感恩節,終於可以鬆一口氣,卻接到一通電話。電話那端是中研院前院長翁啟惠,他邀請我回台灣幫忙,那時我並不認識翁院長,但十年來,我感覺到他是個誠懇、誠實、絕好的科學家,他的科學成就是國之驕傲,能力是國之寶。台灣正處於全球生技發展的浪頭,必須把握黃金十年。想像一下十年後的世界將有巨變,超級電腦、超高速網路、自動化機器人取代服務人員、自動駕駛汽車等都將進入日常生活,而生醫在這十年當然也會持續發展,包括基因、細胞等療法勃興,癌症將可治療、愛滋病等困難疾病可受到控制,重點是人口會持續老化,但未來十年內有些事情仍不改變,譬如,美國的生醫製藥業仍將是龍頭、單株抗體藥物仍是第一,而大藥廠林立的世界,台灣的機會在哪裡?我認為,大藥廠因為不斷的併購,規模大到效率不彰,可能50個人團隊要花五年才能弄出一個品項進入臨床(IND),但台灣十多個人、用年就能弄出一個,這就是台灣的競爭力。十年間國際大藥廠整併不會改變,換言之,大藥廠還會持續「老化」,導致研發能量每年降低。台灣在生醫領域的「小」公司很多,波士頓這樣的「小」公司也不少,台灣也可創造出幾百個這樣的公司,打國際戰。其次,基因與細胞療法、單株抗體、雙能單株抗體、抗體藥物連結藥(ADC)、精密的個人化藥物都將在十年後成為主流,但不變的是,藥品價格仍居高不下,這也是台灣的利基之一。在區域競合上,我認為台灣也有優勢,以兩岸在生醫產業的合作為例,臨床試驗的合作已經開始,未來要進一步合作以創造雙贏,兩岸的生醫合作是重要的一步,台灣絕不可忽略。除了健全的產業「心態」,波士頓與舊金山有值得台灣學習的地方,包括冒險犯難的創業精神、瞭解風險並勵風險,還有菁英功績體制(Meritocracy),這是指在公平競爭原則下,創新投資成功者可以獲得引人注目的巨額獎勵。孔子說:「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台灣是個「有道」的國家,有能力的科學家不該貧賤。未來,台灣應該要上下合作、團結一致,而生醫產業應該以疾病為敵、以病人為中心、為產業而努力,因為生物科技、生醫產業是全民的,從來就不是某個黨派或個人的。(本文由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會議委員楊育民口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