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1, 2016

博生吉安科 布局中國CAR-T治療 (拼CFDA GMP認證: CAR-CD19)


安科生物獲技術突破 精準醫療治癌有望成真 北京新浪網 (2016-12-21 03:54) 證券時報記者 童璐 精準醫療能否治愈「癌症」?臨床治療上的突破讓安科生物(300009)給出了篤定的答案。而隨著國家政策的逐漸明朗,國內CAR-T(細胞特異性免疫治療)等腫瘤精準治療的產業化號角也已經吹響。1219日,安科生物管理層在接受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專訪時表示,腫瘤治療已進入精準醫療時代,隨著CAR-T等技術的進步,有信心將癌症變成一種慢性疾病,使患者能夠「帶瘤生存」,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公司已按照藥品GMP認證標準建設CAR-T生產線,將爭取成為國內第一批申報CAR-CD19的企。由於巨大的商業前景和現實意義,腫瘤精準治療概念近兩年來一度站到A股市場「風口」,其中CAR-T也因為有「人類戰勝癌症的終極武器」的稱號而備受關注。但和很多新事物一樣,關於「腫瘤的精準治療僅僅是一個有待證明的假說」的爭議也不絕於耳。

臨床突破證明癌症已可治愈 敢於放言「治好癌症不是夢」,安科生物底氣來自於公司在臨床治療上的突破。今年11月,安徽省立醫院一位被確診為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的晚期復發病人通過十天左右的CAR-T治療,體內已檢查不到癌細胞。12月,一位身患瀰漫大B細胞淋巴瘤的復發患者也因為安科生物提供的CAR-T治療達到了完全緩解。用極為簡化的方式說,CAR-T治療的基本原理是:從癌症病人身上分離出免疫T細胞,通過基因工程方法給T細胞加入能識別並殺死腫瘤細胞的嵌合抗原受體(CAR),再將增擴后的大量CAR-T細胞回輸進患者體內,讓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進行「掃蕩式襲擊」,達到清除腫瘤細胞和緩解癌症的效果。執行起來當然沒這麼簡單,CAR-T對細胞製備技術和臨床醫師的要求都非常高。「在國內,願意進行CAR-T實驗的病例往往是常規手段確認無法治療的絕症患者」。負責上述兩起臨床病例的安徽省立醫院血液科副主任王興兵介紹,兩位患者完全緩解,已經不需要再接受任何治療,說明所使用的CAR-T技術安全有效。在血液瘤CAR-T上的臨床試驗成功,在博生吉安科董事長楊林看來,只是打通「CAR-T產業化的一個基本環節,真正的考驗是如何產業化成功。他表示,公司的CAR-T技術在血液腫瘤治療中的有效性已經得到證明,目前CD19靶點的第二代CAR-T療法已趨於成熟,憑藉先進的技術和高標準的產線,公司將爭取成為國內第一批申報CD19的企業,率先實現產業化。從整個國際發展情況來看,CAR-T療法在治療惡性血液腫瘤中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即使目前在國內外案例中曾出現過復發,但克服復發的方案正在不斷出現,有些患者已實現長期生存。但CAR-T對於治療肝癌、乳腺癌、肺癌等實體瘤卻依然讓研究者「頭疼」,這不僅需要考慮靶抗原的選擇、毒性的管理,還要探索如何打破免疫抑制腫瘤微環境的調節等問題。楊林博士認為,實體瘤的研究需要走第四代CAR的道路,而且還需要通過聯合免疫治療來攻關。目前博生吉已製備好可應用於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胃癌、腸癌、肺癌、乳腺癌、胰腺癌等多種適應症的CAR-T技術體系,明年春天,博生吉和安科還將布局開展針對「癌中之王」的胰腺癌第四代CRA-T治療臨床研究。「沒什麼好彷徨的,雖然在實體腫瘤及某些血液腫瘤治療方面有需要改進的地方,但在不遠的將來,CAR-T等精準治療方案將成為一線治療方案,有可能實現讓絕大部分腫瘤患者獲得長期生存的機會」,面對精準治療的前景,安科生物副總經理宋社吾也給出了相同的判斷。

監管落地將助推產業化 上個月,博生吉和安科生物在合肥合資成立一家細胞技術公司博生吉安科,致力於特異性免疫細胞治療技術和產品的產業化。這家合資企業就設在安科生物的轉化醫學中心裏:這是個試圖將基因工程藥物、腫瘤抗體藥物、基因檢測、免疫細胞治療等多方技術結合,覆蓋精準醫療全領域的綜合服務平台。在博生吉和安科看來,第二代CAR-T的國內技術已經相對成熟,未來的競爭在下游的產業化布局。宋社吾說,「你可以把合資公司看做一家開創性的藥廠,類似於美國朱諾或者風箏公司的模式。」作為國際CAR-T巨頭,朱諾和風箏兩家公司一直致力於CAR-T技術的商業化,也是收到融資最多的初創企業。儘管此前市場有CAR-T研發過於「燒錢」的看法,但宋社吾認為,目前國內外新葯和仿製葯的研發費用都很高昂,「一個新葯研發可能也要十幾億美元。從我們研究的情況看,CD19的臨床前研發費用目前可控」。一直謀求產業化的楊林博士認為,質控體系的完整建立、CAR-T細胞製備自動化與標準化、CAR-T細胞冷鏈運輸,是制約CAR-T產業化的三大瓶頸。但合資公司已經開始著手化解這些問題:目前,安科生物已嚴格按照新葯製備的要求,參照美國要求和標準斥資建設了一條CAR-T生產線,具備應對大規模的臨床試驗的CAR-T製備能力;公司近期也在著手組建自己的質控和冷鏈運輸團隊,新一批招聘的員工已經進入培訓。這些都和1216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CFDA)發佈《細胞製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徵求意見稿)不謀而合新發佈的《意見稿》中,明確了細胞製品未來將按藥品評審原則進行處理,生產全過程必須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定(GMP)》的要求並嚴格執行。長城證券等多家券商研報認為,《細胞製品研究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的落地將有效提高細胞治療行業門檻,對於那些原來一直致力於細胞治療研發的企業將獲得真正的機遇。近年,國內外細胞及其治療技術發展突飛猛進,但國內細胞製品行業規範嚴重落後。國內細胞治療以前作為第三類醫療技術來分類,得不到嚴格監管,臨床上也被以「莆田系」為主的醫療機構加以濫用。宋社吾認為,雖然從《意見稿》發佈的條件看,國內要求比美國的FDA還要高,還要做所謂的「毒理、葯代」有點矯枉過正,但他認為,「有政策比沒有政策好」。「我個人估計2017年內正式的文件應該會公佈,所以2018年應該是CAR-T申報的元年。」楊林博士表示,除了向CFDA進行CD19的臨床申報外,公司也將積極申報針對其他靶點和適應症的CAR-T產品。目前和安科一樣具有能滿足GMP要求的CAR-T企業,國內還屈指可數。除了已經初步建立「精準診斷+精準治療」布局的安科生物外,麗珠集團、冠昊生物、新開源等諸多上市公司都在精準醫療板塊上有所布局。從整個領域來看,液體活檢、基因檢測是精準醫療的入口,靶向葯研發和臨床試驗、審批上市,以及免疫治療的發展等,都對於腫瘤精準醫療的推進起著重要作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