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21, 2016

(台大論文涉嫌造假) 發表高點數期刊上= 保證職業生涯成功


台大生化所教授論文造假 校友:不合理KPI所致 2016-12-20 19:49經濟日報 記者江碩涵╱即時報導 台大生化所教授郭明良日前被國外知名學術網站PubPeer踢爆,多達十一篇論文涉嫌造假,其中有四篇論文由台大校長楊泮池與郭明良共同掛名,台大正進行調查。一個月來,相關新聞在學術圈中討論愈演愈烈,不少台大畢業校友陸續在網路上爆料,並針對郭明良實驗室畢業的學生—台大口生所教授張正琪、博士查詩婷等提出討論。一位不具名生技業者多年前於台大生化所畢業,他私下指出,不合理的論文KPI競爭與資源分配不均,是整個事件「錯誤的開端」。他說,研究人員也有KPI(關鍵績效指標)壓力,必須不斷地在國際期刊發表文章、獲取點數(又稱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而KPI的好壞又與資源分配息息相關,例如取得教職、校內升等或申請科技部研究經費補助時,點數就是與同儕競爭的主要參考數據。該生技業者說,生科領域因為競爭激烈,除了取得博士學位時間比其他理工科系多出好幾年,獲得助理教授職位的年齡往往也要到40歲左右,不同實驗室取得的研究經費金額也有極大的落差,若能快速將文章發表在高點數期刊上,等於保證職業生涯的成功。他指出,郭明良第一篇被發現涉嫌造假的文章,刊登在國際期刊「Nature Cell Biology」,正是「影響因子」非常高的期刊,可讓共同作者們在這場KPI競爭遊戲中輕鬆獲勝。他說,郭明良研究經費高達5億元,40歲出頭的張正琪研究經費也高達數千萬元,與一般一年僅獲得幾十萬元補助的助理教授相比,高出不少,一般研究者也往往陷入研究經費缺乏的窘境,更難生產出好的文章。雖然科技部學術倫理審議委員會也獨立進行調查,但科技部若未針對這類事件明定更嚴謹的規定,只怕往後類似事件仍層出不窮。近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公開指出,應該限制單一研究員取得的經費補助總額,避免資源過度集中,同樣的經費可以補助更多的研究者,並獲得更好的實驗成果。生技業者指出,NIH院長法蘭西斯‧柯林斯曾說,在現行補助制度下,研究主力一直是「資深」的那一群人,而新的研究人員始終無法經濟獨立,對於後進的研究人員來說,只是生活的打壓,真正厲害聰明的人更不願意踏入學術圈,對於台灣的學術風氣並非好事。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