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October 3, 2018

北榮 陳明翰醫師: 台灣乾癬患者20萬人/ 僵直性脊椎炎4萬人


未來台灣生技之光 造福自體免疫疾病 20181001 12:42 中時 陳志祥國衛院的研究是從上游關掉自體免疫發炎因子IL-17A細胞激素。(陳志祥翻攝) 台灣生技產業發展多年還搞不出重大名堂,現在有一個重大發現給了台灣生技發揚光大的機會,國家衛生研究院成功解開「IL-17A細胞激素」產生的關鍵機制,有助於開發新藥治療「自體免疫疾病」。自體免疫疾病是台灣10大重大傷病第3名,全台約有450萬病患,僅次於癌症、慢性精神病,它是一種人體內免疫系統攻擊自己身體正常細胞的疾病,包括全身紅斑性狼瘡、類風溼關節炎、僵直性脊椎炎與乾癬性關節炎等。而「IL-17A細胞激素」過度表現就是造成自體免疫發炎的元凶,所以成為自體免疫疾病治療的主要目標,只是IL-17A的機制仍是一個謎,而這個謎已被國衛院經過7年的探索解開了。國衛院免疫醫學研究中心主任譚澤華與助研究員莊懷佳團隊透過小鼠實驗成功解開IL-17A產生的機制,他們發現酵素蛋白激酶GLK是自體免疫疾病的致病關鍵,它的過度表現會誘發下游一連串反應,刺激T淋巴細胞發生發炎。研究團隊在小鼠身上模擬體內T淋巴細胞中GLK蛋白激酶大量表現的狀態,因而小鼠產生自體免疫疾病,包括內臟、眼睛與關節都有發病,同時發現自體免疫疾病的致病細胞激素IL-17A含量特別增加。最重要的是團隊發現GLK酵素蛋白激酶過量表現會誘發「AhR-RORyt蛋白質複合體」,接續誘發IL-17A上升後,知道阻斷「蛋白質複合體」只會影響IL-17A,不會影響其他細胞激素作用。譚澤華表示,此研究發現產生IL-17A細胞激素的關鍵機制,更精準鎖定IL-17A上游細胞內專一性關鍵開關的因子,直接從源頭關掉使IL-17A無法產生。這是具有潛力開發成本較低的小分子標靶藥物,深具臨床應用價值,這個研究已在9月發表在科學尖端雜誌(Science Advances),並在美國申請暫時專利,未來尋求國內、外機構的產學合作,為自體免疫疾病提供治療新方向。台北榮總過敏免疫風溼科醫師陳明翰表示,全台乾癬患者大約20萬人,僵直性脊椎炎至少4萬人,如果一般治療效果不佳而採取IL-17A人工合成抗體醫治,這種生物製劑的價格昂貴,124萬元,乾癬治療第1個月就要花費7萬多元。這些治療藥物都是國外引進,陳明瀚認為,如果國衛院研發藥物成功,除了造福病患的荷包之外,也讓台灣生技製藥在全球醫藥界嶄露頭角。(中時)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