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資金斷鏈,BTC專家:政府管太多 2019/09/05 07:57 時報資訊【時報-台北電】生技資金斷鏈、行情低迷,4日持續成為「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BTC)熱門話題;專家認為,政府管太多讓產業發展綁手綁腳,建議政府應由參與改為監督角色,國發基金和四大基金應加入成熟期的投資,幫助正處在「生長痛」階段的生技產業。全球最大華人創投Vivo創辦人孔繁建認為,中美貿易大戰,中國投資美國生技已降了八成,這是台灣的機會,只要不牽涉到國防,政府應該讓更多活水進來,活絡生技產業。他認為,生技新創產業要吸引資金進場,最重要的是IPO和併購,但台灣法規限制資金出場和併購都很難,導致許多外資不願意到台灣投資,期盼政府能從參與資本市場的角色改為監督角色,才能真正活絡台灣的資本市場。 台灣研發型生技新藥發展協會理事長張鴻仁表示,目前資本市場是由政府管制,而美國的那斯達克和香港股市都是由市場機制主導,美國與香港是律師與會計師在審核,台灣是政府管太多,阻礙產業的發展。再則,國發基金點火生技產業雖然十分成功,但後續柴火卻不夠,應請四大基金也加入投資行列。已有在台灣和美國上市經驗的台微體總經理葉志鴻認為,生技業是資金驅動的行業,跟傳統電子業不太一樣,較多無形資產,但台灣現在資本市場的設計還是比較著重在有形資產。他指出,從美國的資本市場,申請IPO上市平均只要4~6個月,而台灣卻要10~13個月;台灣增資申請流程平均是5~7個月,美國只要1~3個月,而且許多創投甚至只能投入上市前公司,因為法規限制資金無法投入上市後公司。台灣資本市場若要邁向國際化,除了基礎建設要國際化外,整個時間軸都要隨著市場去做變動,要能縮短審查流程以與國際接軌,並要增加對次級市場的投資。(新聞來源:工商時報─記者杜蕙蓉/台北報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