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12 聯合報 記者簡浩正、楊雅棠╱台北即時報導 健保署大數據分析,103至107年近五年主診斷為胰臟癌案件人數逐年成長,在手術治療人數排行上,台大醫院以103人奪冠,九成五患者使用傳統手術切除。台大醫院一般外科主任田郁文表示,患者確診胰臟癌後,不論期別、年齡,「還能開刀就該開」,且以傳統開刀手術切除腫瘤為主,因胰臟癌細胞容易移轉,患者不應擔心開刀會有副作用而猶豫,而使存活率降低。胰臟癌易發生種類有兩類,腺癌與胰臟神經內分泌瘤,前者占八成以上、為多數患者罹癌類型,後者則占一成,另一成則是其他類型。田郁文以台大臨床經驗說明,檢出時僅二成患者可直接開刀,三成患者得先局部化療後再開刀,但化療後也僅四成可開刀;其餘五成晚期並移轉,則可能以藥物減緩加上安寧照護等方式支持,讓患者善終。在胰臟癌手術上,田郁文說,台大目前外科醫師九成五以上以傳統開刀手術切除腫瘤,極少以腹腔鏡或達文西機械手臂手術;因胰臟癌開刀視野較小、難度高且多為移轉、範圍分布廣,對微創手術來說極為困難,反而傳統手術能將腫瘤移除得較乾淨,「癌細胞要清乾淨,才有存活希望。」研究顯示,傳統手術的安全性不比微創手術低,且費用遠低於後兩者,故台大仍以傳統手術為主。
成大醫院致力細胞治療提高五年存活率 胰臟癌死亡率高,國內胰臟癌治療權威醫師、成大醫學院院長沈延盛表示,成大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進行細胞治療人體試驗,未來可望把目前五年存活率不到15%,提高到25%,「胰臟癌將成為一種慢性疾病」。台灣在胰臟癌治療上獨步全球,四年前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發以脂質體包覆的胰臟癌藥物,有效延長胰臟癌患者的存活時間,成功以2億2000萬美金技轉上市,為台灣20年來唯一成功全球上市的癌症治療藥物。國衛院當時合作的醫院包括成大、台大等,成大臨床試驗的病患最多,成效最佳,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還特別派員到成大了解臨床效果後,同意藥品在美國上市。沈延盛表示,成大近年在胰臟癌治療成效相當不錯,主要是藥物與手術的進步,一年存活率(不分期別)平均達到43%,五年則達14%,超過英、美等國,美國五年存活最好的情況不到10%,英國只有7%。目前國衛院已與成大合作,進行胰臟癌細胞治療的人體試驗。沈延盛表示,過去的癌症治療是殺死癌細胞,但仍有殘存、復發機率高,新的細胞治療是讓人體樹突細胞能辨識癌細胞,再指揮T細胞殺死癌細胞,效果比殺癌細胞要好很多。國衛院即將與成大一起進行臨床試驗,如何讓樹突細胞懂得辨識癌細胞。
林口長庚延長生命就能等待機會 林口長庚醫院一般外科主任葉俊男表示,林口長庚一年收治胰臟癌病人約200個,其中適合開刀的病人僅約20%,約40%無法開刀,必須直接化療;甚至有20%的病人直接判定無法治癒,只能接受安寧緩和療護,以症狀緩解性或支持性治療為主。葉俊男表示,由於胰臟癌並無有效的篩檢措施,病患不適來診,常經過反覆多次檢查,最後才確診為胰臟癌,此時已經是胰臟癌晚期,發生遠端轉移。這時候就算手術開刀,也沒有「切乾淨」的可能,必須使用化學治療。然而胰臟癌就算進行化療,存活期也不長,又得忍受化療所帶來的副作用。病患會覺得既然如此,為何還要接受療程?葉俊男則表示,就算生命只延長6個月或3個月都是進步,更何況在生命延長的期間,或許會出現新的有效標靶藥物,鼓勵病人不要放棄任何希望。他表示,長庚醫院針對胰臟癌病人,會盡量溝通讓其了解可能面臨的狀況。同時,包括衛教師、營養師、疼痛控制團隊、心理師,甚至中醫師也一起加入治療團隊,提供兼顧身心靈的全人照護,協助病人度過治療期間的焦慮與不適。
台北榮總Whipple手術70%用機器手臂 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教授石宜銘表示,手術是胰臟癌有機會治癒的第一步,但通常僅20%病患在第一、二期時就被診斷出,有機會進行手術。石宜銘表示,胰臟癌依據發生的部位而有手術難易的差異。若發生在胰尾,因胰尾只連接脾臟,所以手術相對簡單;但發生在胰尾也較難發現、診斷,因此發現時通常已是晚期,癌細胞擴散,也不適合進行手術切除。至於發生在胰頭,約70%至80%的病人會以黃疸表現,較容易在早期發現,可進行手術切除。對付胰臟頭癌以胰十二指腸切除手術,俗稱Whipple手術為主,切除範圍包括胰頭、十二指腸、部分胃、膽囊、總膽管等,並進行吻合重建,是難度極高的手術。石宜銘表示,北榮一年約有100多位病人進行Whipple手術,主要以團隊方式進行,因此在質和量上可以有較好的發展。他表示,北榮和其他醫學中心較不同的是,發展使用達文西機器手臂進行Whipple手術,相較於傳統開腹Whipple手術,可以讓傷口較小、出血量較少。石宜銘表示,達文西微創手術和傳統開腹手術的風險差不多,目前北榮開Whipple的病人約70%選擇使用達文西機器手臂進行手術。但他也表示,因健保不給付達文西的手術、材料費等,需自付大約40萬。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