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17, 2019

(長庚) 口腔癌口水快篩 技轉合作1500萬元

科技部鏈結產學 研究成果驚艷 2019118日工商時報【文╱蔡淑芬】科技部116日舉辦「法人鏈結產學合作成果發表會」,串連「運用法人鏈結產學合作計畫」、「科學園區生醫創新聚落整合推動計畫」,以及「新型態產學研鏈結計畫(價創計畫)」三大計畫,共同展出近50件透過法人媒合加值的產學合作成功案例,並選出前三名績優案源。第一名為長庚大學余兆松教授的「癌症檢測試劑」;第二名為陽明大學朱唯勤教授的「髓腔內鋼釘快速定位裝置金屬加工創新加值計畫」和第三名成功大學黃耀輝教授的「循環減廢,豬尿變黃金」。台灣在各產業有許多隱形冠軍,除了產業界自身研發外,也多方結合各界能量,這是台灣產業得以在國際舞台上成為領頭羊的主因。此外,台灣校園亦有充沛的研發能量,急需找尋創新技術的出海口,法人在此可扮演媒合產學界的重要角色。為此,科技部自民國104年起推動法人鏈結產學合作計畫,至今已累積相當豐富的經驗與成果,完成成技術、專利移轉、產學合作,以及新創募資等業界資金投入達7.7億元,開發新產品與新應用161件,培育人才2265人次,成立16家新創公司,也協助學校與美國、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與印度等國家跨國臨床試驗,或簽定代理合約,將台灣優秀科研技術推向國際。科技部長陳良基16日在第4屆法人鏈結產學合作成果發表會上表示,學界研究的原創性,能帶給產業巨大的影響力,透過各部會的法人,可串起科技研發進程上游的學術研究機構,以及下游產業廠商。期許透過整合法人力量,扮演產學中間銜接的角色與加值,再交棒給產業,發揮槓桿產業的力道,讓業者創造更大的經濟價值,共同合作,組成堅強的科技生態鏈。陳良基說,台灣很小資源有限,但如果能整合起來,學校帶領學生發展更多天馬行空的想法,再由法人協助,展現出未來商轉可行性,就能將學界的研發成果發光發熱,也能提升產業界競爭力。為此他相當感謝今年參與的11個法人,因為有他們的努力,今年吸引業界投入3.2億元,相較於過去4年投入約4億多元,成長幅度可說是翻倍,尤其政府出資不到1億元的情況下,透過槓桿創造出很大的效益,也讓他對台灣未來產業發展,產生很大的期待。

醫檢突破快速口腔癌篩檢試劑,受國際肯定。本次發表會邀請許多團隊分享其技術特點,以及法人加值後的研發成果,並由專業評審評選出最具亮點的創新案源。其中,由長庚大學余兆松教授團隊的「癌症檢測試劑開發及商品化」,獲得本屆發表案源第一名。余兆松表示,現在醫生檢查口腔癌的做法,是先請病患嘴巴張開,檢查有無病變,若出現病變,會要求去醫學中心切片,檢查有無癌細胞。然而切片只會切一到兩個小地方,很容易出現漏失,導致明明有癌細胞,卻沒檢測出來。因此,余兆松說,為補足切片檢測缺陷,長庚大學研究團隊與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得主李哈維爾教授合作,1000多篇研究生物標記的文獻中,精選50個以上的蛋白質分子候選標記,再利用免疫分析法,從唾液樣品中新腫瘤生物標記OCBM-1含量,作為篩檢口腔癌的指標,並開發出像驗孕棒的快篩試劑,「只要把口水滴上去,出現2條線(陽性),代表有癌細胞的風險很高,就可以立刻去醫學中心做進一步檢查」。余照松表示,此癌症檢測試劑能從唾液檢體中精確推測罹患口腔癌風險,協助臨床醫師篩檢出早期口腔癌及早期發現癌症復發,並應用於胰臟癌血液檢測,提升治療有效性並降低醫療支出。藉由法人鏈結計畫,余兆松團隊透過國研院協助,媒合GMP代工廠,已完成試製,有利未來大批量測試與臨床試驗,促成專利技轉與產學合作1500萬元

髓內定位髓腔內鋼釘定位快速 ,減少幅射危害。績優案源第二名,是由陽明大學朱唯勤教授團隊的「髓腔內鋼釘快速定位裝置金屬加工創新加值計畫」獲得。朱唯勤團隊研發出交鎖式髓內釘遠端螺孔定位裝置(iMET),能準確、快速並無需使用體外定位裝置或放射線螢光檢查儀,不僅可避免病患吸收過多幅射劑量,也比傳統定位時間的21分鐘,大幅縮短為4.1分鐘,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朱唯勤表示,病患若因交通事故導致骨折,髓腔內鋼釘定位,是非常好的解決方案。但由於過去在遠端螺孔定位的技術上,一直沒辦法獲得很好的突破,因此他們透過可見光的方式,設計簡單、方便且快速的醫材,目前已取得美國FDA的上市許可。不過,由於iMET的電源接頭尺寸過大,無法作為髓內釘手術的前導針,醫師仍需花時間將產品對準髓內釘螺絲孔位置,才能使產品光源透出骨頭。但藉由科技部法人鏈結產學合作計畫,金屬中心以精密機械製成,縮小髓腔內鋼釘定位裝置的外徑,進而達成手術前導針大小的需求,並配合使用者經驗,加入金屬配件,利用光學與微機電技術改善光源指向定位精確度。經過加值後,不僅定位時間縮短至1分鐘,也簡化手術操作流程,降低手術失敗率。朱唯勤說,透過法人鏈結產學合作計畫,這套醫材的生產成本大幅下降85%,無論在銷售力、或是產品競爭力上,都有很大的幫助,也增加市場對這個技術的接受度。配合陽明大學團隊所成立的新創公司募資,2019年度已累積2550萬元,目前醫材除供應國內,未來也將擴展至馬來西亞、新加坡、日本,韓國等國家。

循環減廢豬尿變黃金,回收做肥料,改善畜產污染。第三名則是由工研院輔導鏈結的成功大學黃耀輝教授團隊的「循環減廢,豬尿變黃金」。黃耀輝表示,養豬產業產生的廢水,含有高濃度的各種污染物質,若未經處理直接排放,會造成嚴重污染。工業廢水背景出身的他,想到可以將工業的廢水處理技術移轉到農業,因此決定跨足農業廢水處理領域。後來,黃耀輝團隊研發出流體化床均質結晶技術,相較傳統化學沈澱法,可產出低含水率的結晶,不僅節省廢水處理初設成本與操作成本,所產出均質結晶純度高,具回收再利用潛力,可轉變為肥料添加物給農夫再利用。黃耀輝說,以畜養50萬頭豬隻的畜牧場估算,豬尿回收再利用製成的農用肥料「氮磷鉀肥」,預估每年肥料收益可達約500萬元,達到循環減廢的的效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