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12, 2020

(監控洗腎生理數據)彰化醫院+工研院合作

智慧醫療資訊系統 一線醫護好幫手 2020-01-02 03:45經濟日報 李珣瑛 台灣洗腎率世界第一,洗腎患者必須長時間、定期的進行洗腎,因此洗腎中心對病人的照護和醫療品質非常重要。洗腎其實是非常複雜的治療,透過儀器將血液中的廢物析出,每次約4小時療程中,須密切量測並監控超過100筆生理數據,以避免風險,因此洗腎中心相當仰賴人力。衛福部彰化醫院與工研院合作導入「智慧醫療臨床資訊系統」,讓洗腎生理數據監控即時化、自動化,提升服務效率與醫療品質,當一線醫護人員的最佳幫手。走進血液透析中心也就是俗稱的洗腎中心,除了血液透析機還有不少林林總總的醫療設備,因為洗腎過程中可能會有頭暈、抽筋、掉血壓等的風險,因此非常需要監測生理狀況,光是一位洗腎病患洗一次腎的數據,包含血壓、脈搏變化、靜脈壓、血氧飽和度等等就超過百筆。巨量的生理數據對於病人的身體狀況與生理走向判讀極為重要,但抄寫、收集、比對的過程工作繁複,對一線醫療人員來說是極大的負擔。多年前即選擇資訊管理領域進修的彰化醫院院長謝文淮,一直以來著力於運用科技資訊提升醫療品質,深信網路時代來臨,透過科技的協助一定可以幫助更多病人。「我們希望病患生理量測數據可以自動收集到平台上,擺脫手寫、減少錯誤,有效節省醫護時間,未來甚至透過AI分析,在病人可能發生狀況前的3分鐘、甚至10分鐘前就能發出警示。」謝文淮豐富的臨床經驗告訴他病況變化說來就來,我們不是等病人發生狀況,才投入急救,提前得知、提早診治,才是理想的解決之道。偶然機會下,謝文淮接觸到了工研院,得知工研院有此技術能量,於是雙方展開了打造「智慧醫療臨床系統」 的合作旅程。為了將病患生理量測數據可以自動收集到平台上,擺脫手寫的宿命、有效節省醫護時間,以更有效率的利用這些資訊,彰化醫院醫療團隊與工研院研發團隊展開了兩個不同領域的合作與對話。「在擷取數據方面,一開始我們打算在每一台量測儀器上架設攝影鏡頭,用影像判讀方式收集資料。」研發團隊成員之一的工研院電光系統所組長駱韋仲回憶,實際走訪洗腎中心後才發現,血液透析中心的醫護人員時常得穿梭其中、上下取物,很容易撞到攝影鏡頭。駱韋仲說,「就算影像判讀得再準確,但在這個場域就是不適用,我們必須再找新方法。」於是工研院團隊改在儀器上外接擷取裝置,取得數據後,再以低頻無線通訊模組與RFID感測元件傳輸,將各項資訊彙整至平台資料庫,成功解決不同量測儀器資料不互通的問題,醫護人員靠著行動護理車上的電腦螢幕,就能即時掌握每一床病患多種生理數據,可擴大醫療服務的能量。在雙方的努力下,「智慧醫療臨床資訊系統」成功上線,各項醫療器材上外接擷取裝置,將不同梯、不統款醫療儀器做串聯,讓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等數值彙整至平台以同時顯現於電腦,成功解決不同儀器資料不互通的問題,讓醫師可快速判讀,提昇就醫品質、節省護理人力的同時,也免除了人工作業上可能的誤差,而節省下來的人力,可以用來守護更多的病人,並且提升醫療品質,讓醫療服務更暖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