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anuary 13, 2022

(台灣醫療院所&生技展) 展現什麼?框架受限 想像受限 !


楊弘仁:脫下生醫的國王新衣 2021/12/08楊弘仁 1112月是醫療生技產業的慶典季節。從BioAsia到醫療科技展,台灣的醫療院所和生技業者,無不卯足全力展現自己,讓世界看到我們的厲害。各個產業的年度大拜拜,全球皆有。那麼這些大拜拜的KPI(關鍵績效指標)是什麼呢?敏盛參與醫療科技展也好幾年了,每次都希望能夠展現台灣醫療的實力,可是,就像國王的新衣,愈想展現,就愈虛幻。台灣的健保制度號稱全球第一,卻老是在破產邊緣搖搖欲墜,對於健保財務的惡性循環也束手無策。我們要問,一家千瘡百孔瀕臨破產的公司,到底要展現什麼?我們要不要誠實面對這件事?就像我們是否要誠實面對抗疫韌性這件事一樣,自以為是,卻是自欺欺人。大家或許不願意聽,也不願意承認,台灣早已從領先到落後了。不管是健保還是抗疫鎖國的結果就是自外於世界。任憑台灣的優秀人才努力不懈,方向錯,再努力也是枉然。怎麼做才是對?我沒有答案。但是,說自己做得很好,肯定是錯的!回到醫療科技展,我鼓勵大家每年抽空去看看台灣的醫療實力,真不是蓋的!舉凡精準醫學、智慧醫療、新藥、醫材,都是值得國人驕傲的。諷刺的是,這些能力都被框在8000億元的健保預算和控制成本的舊思維裡。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被僵化的健保制度管得死死的,而這個系統還隨時有破產之虞;你真的相信自己的健康能被妥善照顧嗎?我們的自豪和驕傲竟然是建立在這麼脆弱的基礎上嗎?許多世界級的公司盛極一時,最後也走入歷史,也有少數浴火重生,成功翻轉。雖然沒有一定的公式和規則,大致上關鍵的分野不在於管理能力,而在於商業模式是否被時代所打敗。而經營者通常意識不到這一點,走上開源節流的老路,提高售價、大砍成本,則注定失敗。平心而論,健保實施近30年了,雖然支付制度算是與時俱進,從論量計酬演變到DRGs的前瞻性支付,實屬不易。但是現在健保財務明顯落入惡性循環,每年調漲還是不夠,這就像醫師治療病人,當療效不佳,就必須改變治療方針和策略。期許我們的官員有這個智慧和魄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