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0, 2011

兩岸藥品的「讓利」或是「互利」??

醫材公會:應排除非關稅障礙 (中央社)20111111醫材公會今天舉辦「後ECFA時代 台灣醫材產業面臨的危機與挑戰」論壇,與 會專家和業者呼籲政府應制定具前瞻性的醫材發展政策,規劃產業聚落成形及排除非關稅障礙。台灣區醫療暨生技器材工業同業公會今天舉辦論壇,就「後ECFA時代台灣醫材產業面臨的危機與挑戰」發表見解。參與來賓包括醫材公會理事長郭義松、國防 醫學院教授胡幼圃、工研院生醫所所長邵耀華、中原大學教授林康平、邦特生技副總經理林進隆等。論壇中來自產業、學界等專家疾呼,醫材外銷的非關稅影響遠大於關稅,兩岸將面臨不對等競爭。未來台灣不能只寄望對岸「讓利」,而應「互利」。與會專家指出,包括體外診斷、數位X光、婦科生產設備等,都是大陸業者想要與台廠合作的領域,政府應創造適合企業自然整併的環境,讓大陸市場成為促進個別公司整併的誘因。中原大學教授林康平表示,兩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只是關稅的門開了,但對醫材產業來說,非關稅因素影響遠大於關稅。林康平指出,台灣廠商並不缺錢,但由於規模不夠大,無法抵抗大陸業者,因此需要整併,政府應提出創新作法鼓勵產業自然整併。只要能塑造差異化,而非與 大陸廠拚價格,「Made In Taiwan」的醫材在全球市場是有機會的。醫材公會表示,大陸目前醫材廠商超過1.4萬家,但ECFA簽訂後,兩岸廠商面臨不對等的競爭。以驗證費用來看,台灣僅需1萬元申請費及適當的實驗驗證,大陸動輒要收數十萬元的審查驗證費用。此外,醫材公會指出,由於大陸進口醫材均須經由北京審批,檢驗時間長達數年。查驗登記的審查時間差異更大,台灣正常程序僅需26個月,大陸註冊審查卻 要超過2年,甚至長達4年。工研院生醫所所長邵耀華表示,台灣不能只寄望大陸「讓利」,而應互利。台灣製造的醫材銷往大陸也要「先談優質、再談平價」。他指出,大陸廠商在體外診斷、數位X光、婦科生 產設備等領域,積極尋求與台廠合作,也想做醫療遠端監控和醫院管理,這些都是台灣業者的強項,只是雙方平台還未整合。邦特生技副總經理林進隆表示,去年全球醫材市場 規模約2480億美元,台灣去年產值超過新台幣920億元,儘管受到政策支持,看似情勢大好,但面對來自大陸業者的競爭,仍充滿挑戰。希望政府能協助營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讓產業永續發展。醫材公會表示,政府在政策上應有「安內」及「攘外」兩個方向。「安內」包括在開放市場前,應完善制訂一套具前瞻性的醫材發展政策,規劃產業聚落成形。 「攘外」應要求對口國家必須維持對等公平競爭,排除非關稅障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