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November 10, 2011

中國進口醫材需經中央審批!!

《醫材》後ECFA 產學界:非關稅障礙凸顯 精實新聞 2011-11-10ECFA時代,醫材產學界疾呼,醫材外銷的非關稅影響遠大於關稅,兩岸將面臨不對等競爭,未來台灣不能只冀望對岸「讓利」,而應「互利」,台廠在體外診斷、數位X光、婦科生產設備等,是大陸亟欲尋求合作的領域,政府應創造適合企業自然整併的環境,讓中國市場成為促進個別公司整併的誘因。 國防醫學院教授胡幼圃表示,現階段兩岸醫材不適合談相互認證(換證),因為雙方查驗審批的難易度不一。醫材工會表示,中國大陸目前醫材廠商超過1.4萬家,但ECFA簽訂後,兩岸廠商將面臨不對等的競爭,以驗證費用來看,台灣僅需1萬元申請費及適當的實驗驗證,大陸動輒要收數十萬的審查驗證費用,查驗登記的審查時間差異更大,我國正常程序不過2-6個月,大陸註冊審查卻要超過兩年,甚至長達四年。專責協助醫材證照查驗登記的理工科技工程顧問公司張印本表示,中國SFDA醫材證照分為國產、港澳台、進口來源,並分成一、二、三類醫材,其中一、二類醫材屬省級審批,平均審查時間6-8個月及18-24個月,三類醫材則屬中央職權。以國產來看,2008年至201110月底通過審批的醫材中,一、二類各達17,538件及25,486件,第三類醫材僅5,761件。 不過,港澳台及進口醫材無論一、二、三類醫材,幾乎都要拉到中央審批,時間延長。中原大學教授林康平表示:兩岸簽署ECFA只是關稅的門開了,但對醫材產業來說,非關稅因素影響遠大於關稅。他直言,台廠不是真的缺錢,但是不夠大,無法抵抗「大的海浪」,因此需要整併,政府應提出創新作法鼓勵產業自然整併,讓龐大的中國市場成為廠商主動整合的誘因,只要能塑造差異化,而非與陸廠拼價,「Made In Taiwan」的醫材在全球市場是有機會的。工研院生醫所所長邵耀華指出,台灣不能只冀望大陸「讓利」、而應互利,台灣製造的醫材銷陸也要「先談優質、再談平價」。他說,大陸廠商在體外診斷、數位X光、婦科生產設備亟欲尋求與台廠合作,各省也想做醫療的遠端監控及醫院管理,這是台廠的強項,只是雙方平台還未整合。醫材工會理事長郭義松表示,全球醫材產值約2,480億美元,台灣佔比僅1%,大陸佔比則有8-10%,但台灣近三年銷陸的醫材幾乎沒有成長。醫材工會疾呼,政府政策應有「安內」及「壤外」,「安內」包括在開放前政府應完善制定一套具前瞻性的醫材發展政策,規劃產業聚落成形;「壤外」則應要求對口國家必須維持公平對等競爭,排除非關稅障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