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22, 2012

人才的產業競爭力弱!

社論-為國舉才與教育改革雙軌並進2012-01-21 00:52 工商時報  緊接著總統大選之後,大學學測在農曆春節前舉行;相對於大選競爭激烈,在6個百分點內決勝負,台灣因大學供過於求,應考者幾乎人人可以念大學。遺憾的是,台灣的整體人才競爭力,並沒有隨著學歷墊高而提升,以中研院院長翁啟惠為首的18位產學研媒重要領袖,去年還曾發表「人才宣言」,疾呼朝野正視「我們國家正面臨一個空前的人才失衡危機」。人才培育是國力的展現,也是百年大計,更是連任成功的馬政府不可規避的重中之重,必須為國舉才與教育改革雙軌並進,才能奏短功與長效!為國舉才,是為解決各領域人才斷層的燃眉之急。倘若政府因為財政緊絀,實務上無法長期挹注「人才培育方案」,那麼至少要著手改革制度面與環境面。誠如翁啟惠等意見領袖所建言,教師待遇彈性化、公教分離、移民法規鬆綁、產學加強合作等等「舉才」議題,均有賴修法才能落實。在環境面,目前的社會觀感,一味強調待遇齊頭式平等,過度誇大肥貓議題,皆不利於高階人才的延攬。 說到舉才,指的當然是菁英端人才。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如果有志者願意淡薄名利,為國奉獻,固然令人佩服,但在國際人才爭奪戰中,「利之所趨」還是王道,遠的美國不說,與台灣同為亞洲四小龍的新加坡、韓國與香港,近年莫不開出高薪挖角,例如香港將大學學制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制之後,創造出不少大學教師職位,從台灣挖角的條件是「數字不變,幣值改變」,從領新台幣變成領港元,薪水馬上翻為原來的近四倍。 因此,馬政府的當務之急,就是拿出魄力,突破輿論亂打肥貓的氛圍、矯正部會之間的本位主義,以免保護本勞成為延攬外國高階人才的阻力。更重要的是,要有耐性化解國會的齊頭式民粹思維,盡力促成人才培育條例的制訂與攬才相關法規的鬆綁。質言之,在舉才政策上就是要興利重於防弊。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由於選前「宇昌案」鬧得沸沸揚揚,讓部分有國際實力的台裔生技人才與執政黨間出現裂痕,也衝擊到國內生技產業的發展環境,選後如何依情依理修補,也是馬政府展現攬才誠意的指標之一。 一個國家需要高階菁英人才在各領域當領頭羊,更需要不同層級的術科專才眾志成城,後者未必擅於學科,卻可以實務見長。 然而在一次教改廣開大學之門後,十多年來,台灣不僅大學生淹腳目,連碩博士生也滿街跑。這樣怪奇的現象產生了幾個後遺症:其一、大學的窄門其實還是存在,排名前端的國立大學競爭益趨激烈,原本經營有成的老牌私立大學,卻因新大學瓜分學生而不復當年風采;其二、大學家數激增、教育資源有限,在牛驥同一皁、僧多粥少下,當局栽培少數頂尖大學的用心,遂被斥為差別待遇,不僅造成大學間的分化,也常陷頂尖國立大學為眾矢之的;其三、由於大學廣設碩博士班,降低了學子出國留學行萬里路的意願,不利於視野胸襟的開拓;其四、許多在高中階段即可分流至技職體系的學生,被迫背著學貸,困在沒有興趣的大學學程裡,極可能變成眼高手低、畢業即失業的一群人。 從供需法則看,台灣的大學數量失控,早該像當年新銀行一樣進行整併,或者像有線電視一樣換人做做看。雖然教育是以人為本的志業,無法像新銀行或有線電視產業在商言商、壯士斷腕,但社會「老年化、少子化」的殘酷現實擺在眼前,今日後段大學不思整併,明日終究難以長存。一次教改翻天覆地,以為破舊立新,就可以打破一試定終身,創造快樂學習的環境,結果事與願違。二次教改千絲萬縷,高等教育再造,是其中犖犖大者。一方面,台灣的大學必須追求卓越與國際化,才能與歐美日一流學府分庭抗禮,爭取頂尖學生與優秀人才。在這樣的前提下,大學必須去蕪存菁,轉型分流為綜合型、研究型、教學型、技職型與社區型等,資源分配也必然有別。另方面,「智有高低、才有高下,天賦有別」,原是一個社會的常態,「因材施教、各適其用、各安其位」,才能建構出國家發展的百工圖。因此,當局必須重新思考技職教育的方針,不能因為綜合高中的設置、十二年國教的實施,而坐任技職教育自生自滅。 要特別提醒的是,在推動大學去蕪存菁的過程中,實用主義固然重要,卻不能偏廢人文素質的培養;去掉人文薰陶的高等教育,將與職訓所或補習班所差無幾。而在高教再造的過程中,政府也必然會遭遇幾股互斥的反彈壓力:一是反對大學資源菁英化、差異化的力量;二是見不得人好的反智論調;三是華人世界根深蒂固的科舉思想(為何我家的小孩不該念大學)。唯其阻力重重,更顯得教改必須站在制高點上擇善固執,抱定「雖千萬人吾往矣」的決心,才有成功的可能。馬英九總統在勝選後曾發表感言,指出自己有歷史評價壓力,我們期待馬總統將「為國舉才與教育改革」盡心盡力做好,成就歷史留名的樹人典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