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醫療 國內病患恐成犧牲品 立報2012-05-10全台大鬧護理荒,政府卻大張旗鼓推動國際醫療,協助健保醫院招商。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憂心,若醫院執意在有限的醫療資源下,推動國際醫療,最終恐怕會瓜分健保資源,犧牲國內病患的就醫權益。
人力評鑑成績 低空飛過 醫改會日前針對衛生署核可承攬國際醫療的39家醫院進行調查,10日召開記者會,公佈結果,發現高達2/3的醫院,最近一次的醫院評鑑人力成績勉強及格,還有多家醫院的急診爆滿、一床難求。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痛批,在醫療服務量超載的窘境下,「哪有餘力作國際醫療?」醫改會研究員李怡嫻也砲轟,政府強調分級就醫,然而這次調查中,有18家是醫學中心,職責是照顧急重症患者的醫學中心,卻承攬陸客的醫美、健檢,本末倒置,醫改會鄭重呼籲政府禁止健保醫院承攬國際醫療,確保國內病患的就醫需求。 記者會現場醫改會展現一幅有許多破洞的熱氣球圖示,一個個破洞象徵醫護人力出走,破洞遍佈的熱氣球承載眾多國內的病患已岌岌可危,又再加上國際醫療客戶,熱氣球最後必定急速下墜。劉梅君感嘆,國內護理荒的問題嚴重,衛生署遲遲提不出可行對策,醫院揚言要關病房,另一方面,衛生署竟然當起「國際醫療仲介署」,協助健保醫院招攬國際客源,更離譜的是醫院「兩塊招牌,同一套人力」,加重護理人員負擔。 李怡嫻表示,依據規定,醫院應該另行設置國際醫療的病床、人力,她日前上一家醫院的國際醫療頁面,點選醫療團隊介紹竟然跳到健保門診。她質疑,在醫院裡,國際醫療和一般醫療的資源完全沒有切割,衛生署難以防範,最後恐怕犧牲國內病患的就醫權益。 李怡嫻氣憤地說,有些醫院藉口推行國際醫療才能拓展財源,彌補健保不足的困境,但是利潤究竟到哪去了?劉梅君點出,經建會宣稱去年境外人士來台醫療,創造34億元醫療產值,問題是「這些錢究竟到誰的口袋?」
引國外經驗 籲保國人權益 醫改會提到泰國、新加坡的例子,證明推動觀光醫療恐會衝擊在地的醫療資源,泰國推動觀光醫療後,基層醫師嚴重流失,爭相投入招攬國際病患的私人醫院或醫美整形科別,迫使泰國人得花更長時間排隊等候看病。至於新加坡推行國際醫療的近5年間,經濟收益沒有回饋到新加坡病人身上,反而醫療價格被拉抬墊高,民眾自費醫療占總醫療支出比率攀升達70%,遠高過台灣的35%,就醫負擔日益沉重。有鑑於此,醫改會呼籲衛生署禁止健保醫院招攬國際醫療,保障健保病患的權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