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15, 2013

台灣生技醫藥基金會提供 10年2500萬 研究經費

專訪台灣生技醫藥基金會董事長 翁啟惠:培養台灣生醫軟實力, 要建構完整人力價值鏈…。 林亞歆 2013-10-14 201309期集聚台灣產學研重量級人士,初期籌資億成立的「台灣生技醫藥基金會」,鎖定前瞻人才培育, 計畫先成立個講座,每年給250 萬元,至少持續10 ,如表現傑出可繼續資助,目標為建立30  60 個講座,以長遠且全方位地為台建構具國際競爭力的生技各相關領域人才價值鏈,也將為台灣生技人才教育激盪出不同過去只偏重論文發表的多元面貌。近年來,台灣生技產業無論環境、資金、企業逐漸到位,產業發展真正有了開始萌芽茁壯的面貌,2003 年回到台灣建置中研院基因體中心,現在位居台灣最高國家研究機構中研院院長的翁啟惠,其實剛回台時,就意識到台灣生技要產業化發展,「人才」將是最關鍵的問題。

產學研結合 培養前瞻人才「生技人才是整個價值鏈,不只是學校培養的基礎學術人員,從研發、轉譯、試驗到製造、行銷,中間還有法規與智慧財產權及財務、管理等,生技產業需要跨領域的人才共同參與。」以台灣生技醫藥基金會董事長名義接受本刊專訪時,他說這是他對生技人才的願景。 只是,多元人才培育的種子,必須等待土壤肥沃才有生機,這幾年台灣生技產業狀態漸入佳境,真正使「人才」有了萌芽茁壯的土地。 「下一步產業要發展,我們缺什麼?」翁啟惠一次與業界提出了自己對生技人才問題的憂慮與關切,希望能以民間的力量突破生技領域產學落差的危機,協助產業適合培養的「前瞻性」人才,並找出適合台灣發展的題目。 這個人才計畫的想法,很快獲得潤泰集團總裁尹衍樑、中天集團路孔明、台新金控董事長吳東亮、歐科生醫技術長許照惠、浩鼎生技張念慈、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興、中研院副院長陳建仁、台大校長楊泮池、國衛院院長龔行健及生技專家蘇懷仁博士等重量級產、學、研界的大力相挺,生技業界更回饋了豐碩的捐助金,「台灣生技醫藥基金會」應運而生。這是台灣生技有史以來產學研整合最迅速、捐助規模最大的行動,除了說明產業面逐漸成熟外,也印證了翁啟惠所提-「人才」是產業接下來發展將面臨的問題。 人才單一化 學用落差台灣生技界有些人認為翁啟惠是基礎學術派的科學家,他是國際首屈一指的有機化學專家,於麻省理工學院攻讀有機化學博士,解開了人體細胞表面醣分子結構的秘密,更發明的「一鍋式酵素反應」,首次採用生物方法合成複雜的醣分子,直到今天為止,仍是唯一可大量合成寡醣的方法,而他的「程式化自動合成法」,也是以化學方法將多醣分子進行自動化合成的第一個發明;這兩個方法改變了醣分子的世界,也開啟該領域的新機會。 他在國際有機化學科學界成名也很早,1986 38 歲時就獲得,美國總統傑出青年化學獎(Presidential Young Investigator Award in Chemistry),2002 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的院士。2003 年,他應當時中研院院長李遠哲邀請, 回台主持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最後在2006 年當選中研院院長。 7 年來,「一回到台灣大家都把我當成『生技人』看待」,從原本的化學領域踏入台灣的生技領域,中研院院長身份發言必然一言九鼎,也左右了台灣生技的發展方向,不少人因此認為翁啟惠偏重基礎研發。翁啟惠強調,「就像新藥開發一樣,研發只是第一步,但產業化需要更多技術人員,將研發轉譯,然後依法規進行動物實驗,接著臨床實驗、製造,最後行銷。」 Merck 藥廠前研發總裁(Present of Merck Research Laboratories MRL) Peter S. Kim 博士說,Merck 目前的產品98% 來自學校和研究單位的發現,但絕大部份不是透過技轉,而是從學術界發表的論文中創造出有專利保護的產品。他退出產業後,還是選擇回歸學校,將產業研發的經驗融入學校的基礎研究教育。但翁啟惠指出,台灣設有生命科學、生物科技的相關系所越開越多,同質性卻很高,有些技術學院轉為大學後,也加入培養學術人才的行列,導致類似的基礎人才過剩,技術人員卻相對不足;而單元性的教育內容,也造成高階研究人才的單一化,長久下來形成巨大的學用落差。其實發展生技產業需要的人才包括化學、生物、醫學、工程、管理、財經、法律等, 而在不同階段有不同的需要。

生技要跳出代工思惟 學校教育較少著力於產業需要的其他專業知識的教育,如:管理、智慧財產權、財務、法規等,這些領域雖聽來和生技沒有直接關係, 但都是業界需要用到的能力,以法規來說,生技產品欲上市或走向全球,都必須先通過相關法規,但真正了解生技法規的人卻不多;台灣生技產業少了這樣的人才,將仍舊無法走出MIT (傳統代工)的框架。 「台灣其實非常有這類的人才優勢,只是生技產業忽略或沒有重視,也沒有耐心或認知養成這類人才」翁啟惠憂心,這可能使原來該成熟的生技產業,朝向以技術製造為主,但「台灣走生技代工是沒有機會的」他強調,代工思維會讓台灣生技蟄伏,無法真正破蛹羽化。 翁啟惠建議,各大學應注重「差異化」, 了解產業真正的需要並修改課程規劃,也可在教學元素中整合各領域的專業知識;評比學校的制度也應革新,避免以相同標準衡量各類學校,如專科學校中產學合作的執行情形應納入考量,而非一味地追求論文多寡。 翁院長也呼籲國科會、教育部和經濟部等政府各相關部會重視人才養成問題,避免各自為政,翁院長表示「台灣缺乏人力資源的前瞻規劃」,因此儘管高等教育普及,培養的人才仍無用武之地。「要從國家發展及企業的角度來看人才的問題」他強調,以目前大學的數量來看,學校應要分流,有些專攻研究、有些則投入技職方面,而有些是走教育、人文藝術領域,不應泉盤學術化。

設立講座 放手讓人才研究 生醫基金會目前已經規劃設立個講座, 採推薦制,並打破生技相關研究的藩籬,所有生技相關學者皆可由學校或研究機構推薦,最後經過董事會審理,對象以50 歲以下的人才為主。 綜合了產官學研的董事會也能整合各方觀點,並篩選出兼具利益與創新的講座,一旦通過,每年有250 萬的經費,一給就是10 年,10 2500 萬的高額經費目的,就是要鼓勵研究人員從事高風險、長期的研究,「讓你(研究人員) 放手去做!」 且不同於一般基金會短期的獎金或獎項, 生醫基金會的講座經費也可存放於單位統一管理、投資,研究者可用延伸的利息作為研究經費,不必動用本金,更確保他們工作的穩定性與研究經費來源。 其他補助項目則包含進修和研究兩方面, 進修包括國內外進修、出國開會、短期交換會議等,對生技人才培育的相關活動與會議也會有補助的可能性。 講座的活動辦法和網站將於近日公佈,預計明年月就會發放經費。 「我其實很早就注意到台灣生技各領域人才養成的問題,但是科技產業發展都有一定的歷程與基礎」翁啟惠說,前瞻性地培育人才, 其實在他心中已經存在許久,但台灣生技產業剛起步時,沒有把握台灣生技是不是真的能開花結果,因此不敢貿然推動人才培育計劃,「那時培養的人才可能也沒有舞台!」他強調。 近年來,台灣生技產業的基礎逐漸穩固, 發展方向由代工轉向新藥與高階醫材,法規及環境已成熟,也具備國際發展的條件,生技發展的各方條件都有了基礎後,如今,放入「人才」這把關鍵的鑰匙,期盼能打開台灣生技的大門,成功創造台灣生技產業的國際舞台。本文由《環球生技》月刊9月號提供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