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筆室》賺生技財,先學會與泡沫共處! 精實新聞 2013-10-09 19:37:35 記者 蕭燕翔 報導 連續三天的BTC(行政院生技產業策略諮議委員會議),不少旅外的生技達人都親自與會,且在看好國內生技股過去幾年累積能量及後市發展的同時,也不約而同談到生技股的泡沫管理(Bubble Management)問題,原因除了台灣生技股的評價有點過高外,更重要的是不清楚一般投資人是否已「完全意識」生技股高風險、高報酬的特性,擔憂如果投資人把進入人體臨床試驗三期與拿到藥證畫上等號,一旦有重量級案件失敗,恐引發資金撤出的骨牌效應,加速泡沫形成。 生技股的泡沫需不需要擔憂?這問題其實是一體的兩面,其實,從上個世紀開始,全球對「泡沫經濟學」(Bubble Economy)的討論就不曾停過,特別是這幾年金融海嘯後對市場印鈔注資的的風潮從開發中國家一路蔓延至已開發國家,無論是全球的股市、房市、債市,乃至商品市場,都曾被冠上「泡沫」,而綜觀市場對泡沫經濟的闡述,直接點說就是投機風氣下,讓市場價格與實際資產價格出現明顯落差,一旦投機資金退場,「裸泳者」就面臨泡沫爆裂打回原形的窘態。不過,隨泡沫經濟越來越無所不在,近年更多的討論不再僅限於討論泡沫存不存在,而是認為全球靠公部門非傳統性的手段救市,泡沫的存在已毋庸置疑,導致更多的討論是在於如何與泡沫共處、甚至提前管理,筆者認為這才是參與BTC的專家對生技泡沫闡述的語重心長,重點應在於泡沫管理,而非加重非理性的恐慌。回到台灣生技股的泡沫存不存在的問題?這個問題其實應該仍是各自表述,首先投資生技業、特別是新藥股的投資人,如果不知道一個新藥從進入人體臨床到申請藥證,成功率不過僅一成上下,欲從生技股上賺錢,得靠運氣。且從美國發展的經驗來看,即便進入三期臨床,仍有1/3可能面臨失敗,不少大廠都有高額研發瞬間歸零的慘痛經驗,特別是大規模的三期臨床多屬雙盲試驗(備註:病人及醫師都不知道分組情況),因此在正式的臨床數據出爐前,幾乎沒人可知結果,只有到數據公布後,才能一翻兩瞪眼。也因為新藥的高失敗率,才造就了生技產業近乎寡占且高利潤的特殊模式,而因生技業涉及高度專業,如果單用手中藥品位處幾期臨床,就給予多少的市值評價,確實是過於簡單的邏輯;舉例來說,植物新藥的二期臨床與化學新藥、大分子藥物的二期臨床,意義跟價值絕對不同;且即使取得藥證,商業模式(通路布局、保險給付等)也可能決定藥品能否熱銷。 但現在其實不是全球新藥業最黑暗的時候,在去年以前的十年左右,全球生技業投入每年1、2千億美元的研發經費,每年新藥核可數量不過20件左右,投資報酬難成比例,但有鑒於部分罕見疾病真的無藥可用,越來越多藥廠懂得善用快速通道,加速藥證審批,加上FDA對大分子藥品乃至其他新機轉藥物的認識增加,去年FDA通過的新藥證高達45件,創下12年新高,且不單是新藥,如學名藥的PDUFA(處方藥用戶費法案)等機制,目的也在加速FDA的藥證審批速度。事實上,若真如很多生技大老所說,台灣連一般鄉土連續劇都在說生技股,連散戶阿嬤都知道要買生技股才能賺錢,這波生技股飆漲的氣氛,絕對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疑慮,但這些享有海外盛名的生技達人,這次在BTC中也有志一同的表示,現在台灣的生技發展,確實比幾年前好上許多,一些在海外都已有成功經驗的「大咖」願意回台,甚至設立公司,將台灣作為發展新藥的基地,看中的不僅是台灣資本市場的能量,也是產官學界過去20年累積資源的長期整合潛力。 為數越來越多的台灣生技股版圖中,距離做出一個具台灣味的全球新藥的可能性,成功率也越來越高,只是在與泡沫共處的同時,投資人應該認知,任何新藥股的投資,勢必都得承擔比其他產業更高失敗機率的風險,但即使一家失敗、應該也不代表台灣生技業將全盤皆輸,只是投資人與業界都更應該把風險及預期報酬放在同一個天平的兩側,避免將雞蛋壓在同一個籃子上;唯有了解生技新藥產業的獨特性,也才能真正帶來對中長期發展有利、亦能從中獲利的「Smart Money」。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