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October 18, 2016

陳耀昌: 美國Dendrion唯一通過的細胞治療公司 因臨床試驗太多而關門!!!

台灣幹細胞準國家隊2016/10/18 出處:財訊雙週刊  513  作者:陳耀昌 生策會與生策中心在919日舉辦了「2016生醫產業國際併購趨勢與策略論壇」。我當天早上搭高鐵回台北赴演講時,就在同一高鐵車廂遇到兩位友人,也是專程來開這個會議的,足見其號召力了。台灣自陳水扁總統時代開始,就打出要以「竹北生醫園區」踏出台灣生醫產業發展整合的第一步。13年過去了,目前台灣的生技公司,非常認真研發者當然不少,但不可諱言的,不少生醫公司股價奇高而產值奇低公司上市上櫃之日往往就是公司股價最高之日,連新上任的生策會會長張善政在致詞時,都提到這個生醫股價炒作歪風。這次生策會會主導併購策略論壇,用心良苦。

產業困境 缺乏標竿型公司 國際併購是成功的生醫公司未來必為之路。這次會議中,生策會以電子產業模式為例,舉的例子是鴻海,以併購來達成公司的轉型,維持公司的成長。然而,問題是公司必須大到一個程度才能去併購可以互補的公司。現在台灣數以百計的生技小公司,大概都在等著被大公司併購,而不是想去併購他人。於是台灣在全世界的生醫產業,就產生不了標竿型國際公司。儘管目前有些生醫公司股價炒得很高,但因為產值不成比例,甚至是負值,因此公司實際上手中沒有太多現鈔,豈有足夠能力去併購別人?就以我目前熟悉的國內細胞治療產業來說。國內約有10家左右以幹細胞治療為號召的公司,其中約有6-7家有間質幹細胞產品。這些公司,首先他們設廠的配備幾乎都是一個GTP實驗室或更高級的Pic/s GMP實驗室。主要產品就是間質幹細胞,雖然來源或有不同,可為骨髓、脂肪組織或胎盤,但事實上性質及用途並無差別。這些公司,目前大部分在臨床試驗的第一期,少數有第二期。即使在今年2月,衛福部放寬了細胞治療的臨床試驗需求,這些公司理論上在第二期臨床試驗後,若證明安全而可能有效,可以有產品通過上市,而開始有收入。但老實說,我相信那至少是五年以後的事,中間需要燒的錢,相當嚇人。

等到產品上市,相信又是困難重重。因為:一、未來仍需要燒大錢做第三期臨床試驗,而台灣這些公司的資本額都相當有限。美國唯一通過的細胞治療公司Dendrion,因為臨床試驗太多而關門。前車之鑑,不可不重視。二、因幹細胞產品太貴(每一次治療費用2百萬至4萬元台幣之間),在台灣不可能有健保給付,因此銷售額不可能太大。加上諸公司瓜分台灣市場,相信每一公司的業績都不可能太好。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