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長廖俊智︰急盼萬靈丹 台灣恐走偏 2016-12-26 記者黃以敬、吳柏緯/專訪 各界積極呼籲強調創新研發及產業升級之際,回國接掌中研院屆滿半年的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卻直言憂心台灣恐怕走偏,大家不要太急、太希望有萬靈丹,呼籲台灣要重新做好基礎研究,也不能只追求投資大、風險高的新藥、明星研發,可開發更多輔助型產業,引導博士人才思索更多元的創業、就業機會,也把科研經費賺回台灣。對於中研院歷經浩鼎案、院長遴選爭議不斷,曾強調以「家裡有事、回家幫忙」心情接任院長的廖俊智則強調,中研院已重上軌道,是國家實驗室、也是國家智庫,要幫台灣研究扎根,也希望找出有未來性的發展方向。
沒有作好基礎 就沒辦法永續發展 Q:上任後呼籲推動基礎科研,與台灣希望有明星研發及產業升級的期待方向不同? A:我知道大家很急、希望有萬靈丹,讓台灣出現科技或產業奇蹟,但這是不太可能的事。希望社會不要太短視近利,要看長遠。台灣要短期有成功,但更要永續的成功,若沒有作好基礎,就沒辦法永續發展。我呼籲政府要增加基礎科學預算,不是說就不做應用科學,是因現在已有很多人要做應用研發創造收益,但基礎科學做的相對少;兩者應並重。台灣做基礎研究不被重視,所以研究者都很灰心,找不到學生,陷入不好循環。應用研究則不斷縮短研究時程,重視商業化、能否技轉、投資報酬率多少;越來越強調量化,反而犧牲了很多細節的扎根。我們應讓社會了解,要重視內容,而非強調考第幾名、國際排名多少,這樣就走偏了。所謂基礎是,基礎的科學研究或工程研究,或短時間還沒辦法看見商業化可能,但對未來有所影響與可行性。這樣的東西應要支持,才有源源不絕的科技發展。國外的研究競爭非常強,我過去在國外的研究計畫通過率有十%就偷笑了,但台灣研究通過率卅%、四十%甚或更高,計畫研究時間太短、一年期、兩年期,而且不斷做考核,讓大家沒時間做研究,解決問題時間變少。賺錢很重要、拚經濟很重要,研究過程中能技轉當然就去做、能創業就創業,但整個社會應更重視知識與求知過程,而不是重視誰多拿誰少賺,這樣風氣很不好。 接任中研院長時提出「以研究帶動學術與社會進步」、「重質不重量,追求對學術與社會有貢獻」等。台灣社會花太多時間想要研發能快速造成經濟發展,本質應是社會進步、產業發展,我們需要新做法、新方向,要短期就能創造產值的研發,其實可引進人才或從國外技轉都可以,但台灣研發實力終究沒真正深根。台灣過去幾十年似乎都在想短期發展,不是不好,但近程目標與遠程目標也很重要。
推動研發輔助產業 解決兩大難題 Q:藍綠政府過去都一再列出生技、資訊、綠能不同明星產業目標,但院長近期提出輔助型產業的思考方向? A:建議推動研發輔助型產業,是希望可解決兩問題,一是碩博士人才就業問題,國內每年產生近四千名博士,但不到一千人順利就業,這些人工作又多以學校為主。未來少子化、學校關門,不要博士生了?還是經濟發展、科學發展都仰賴外人,都不對。 二是台灣現有一百元科研經費,四十塊是用來買儀器、藥材、試劑、軟體等,大多向國外購買進口,如能把這四成經費留在台灣,不但增加就業機會,也能增加GDP產值。未來全世界都要仰賴創新研發帶動經濟,研發產能會越來越擴大,誰去賣周邊東西給這些研發者?目前都是先進國家,美、日、歐洲等,各國都要花錢買。希望這些博士們唸書做研究時,可想想研究除追求明星級終極目標,還有許多創業就業機會,例如做研究都需藥品、試劑、儀器等,研究生可能就會做出比國外好的產品。這些都可轉成研究輔助產業,很多美國科技公司都是這樣開始的。這是台灣年輕人可做的,且成功門檻較低,不像生技新藥創業的門檻高且風險多,也不像電子業或化工業創業要較大規模及資金,會否成功是未知數。但開發試劑、設備讓實驗室用,較簡單,且可有高、中、低階不同人員投入,也可生醫、機械、電子等跨領域整合,又可從小規模做起,符合台灣人喜歡做中小企業的特質,更可創造較多就業機會。 這種產業在台灣不是沒人做、卻沒被重視,希望政府能鼓勵這樣的多元產業發展。也希望博士生在求學或做實驗階段就能有新思考,多思考哪些是可發展的。這也不妨礙基礎研究。
Q:院長回國服務,外界也期待能為台灣生質能源找出新方、成另一明星產業? A:能源問題很複雜,全世界都一樣。台灣要抓穩方向,例如台灣有很好的風場,也有太陽能的發展條件;每個問題都有解答,但每個解答其實都有問題,有一好就沒兩好。目前較大問題是全世界要朝節能減碳方向,特別像台灣沒石油、煤炭,更加需要利用有限的天然資源,目前就須從太陽能、風力著手,能做多少算多少。 至於生質能源,台灣的生質原料其實不夠多,可做的是技術輸出。例如東南亞的原料足夠,台灣可把技術輸出爭取商機。台灣應把全世界當成場域,產業要轉型,就要思考以技術輸出取代傳統產品輸出。研發技術不一定要在原料、土地及環境負荷量有限的台灣設廠,也可到世界各地投資、設廠。讓研發或人才都有更多發展機會。
與大學合作 增加整體科技預算 Q:中研院的研究方向會先調整?中研院遭遇浩鼎案的技轉爭議等危機改善了? A:談個案並不適合。至於中研院的技轉改善,我認為已上軌道,制度會很快改善。智財技轉委員會報告近日就會提出,主要參考國外科研單位機制去改進,雖然過去中研院有漏洞,但把漏洞補起來就不會差太多。中研院的技轉爭議並不複雜,最大爭議其實是該不該技轉?中研院應不應該拿了國家經費做研究,然後讓自己獲利?有些人站在極端,認為拿國家錢就不該技轉,要免費讓大家享用,也有人說,大學可以、中研院不行,因是公務人員。但這恐已和時代脫鉤,如果研發沒有專利,就無法為社會所用,就沒人願意做、願承擔風險。國外已沒有這些爭執,但台灣還有,目前要釐清的是,法律上技轉哪些事情該做、不該做?這些沒辦法從科技層面解決,還是應就法律層面檢討。只要科技基本法放寬及畫好界限、把原則性問題釐清並取得共識,未來要怎麼技轉、揭露都不是太難問題,只要把規範訂好並落實。真正重要的是,台灣及中研院到底有無好東西可技轉?要讓研究人員好好研究。如果還沒有任何成果,就要疲於奔命被審核或綁手綁腳,哪會有真正有價值的研究可轉。
Q:先前院長遴選,掀起中研院與院士會議定位之爭;迄今,中研院又需面對與大學競爭聲浪,接任院長半年,如何定位中研院?如何與台灣社會對話? A︰中研院與大學應是互補、合作,而不是敵對,即便競爭、也是良性競爭;應要一起增加整體科技預算、把餅做大。至於院士會議,院士都是學術界人士,最大特點就是各有不同意見,所以希望是各種意見能一起討論。院士很清楚、是榮譽職,也會討論給國家建言,但沒有決策權。但不論國內外院士,都很關心台灣、願盡心力,所以外界不能說院士在雲端或象牙塔,要尊重院士會議的主體性,就算院長主持會議,也不需更不會主導院士意見。我強調要做好基礎研究,也是要彰顯,中研院未必站在第一線去解決民生需求,但應是替國家發展找出有未來性的方向,也做好扎根,地基打得深、房子越高越穩。中研院是國家實驗室,國家有急難如SARS,可藉研究成果解決問題;同時也是國家智庫功能,只要是台灣社會關注的問題,就應找出中長期可行方向,帶動社會往前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