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陷藥價虛高黑洞 2016年12月27日 04:10 記者陳怡君/綜合報導 大陸醫院的藥品採購價「灌水」,得標價炒到天價,增加利潤空間,成為藥價高漲幫凶。某些特定處方藥,在大型醫院的藥品採購目錄裡,得標價竟是藥品出廠價的10幾倍,甚至更高。台灣今年也爆發「藥價黑洞」爭議。按照中國大陸現行藥品集中招標辦法,所有公立醫療機構使用的藥品,必須競價採購,價格由當地省級藥品管理機構集中招標後審定公布。最終公布的價格叫「中標價」,即醫院採購藥品的最高限價。一款藥品的中標價究竟是多少錢,行業都有一套「潛規則」。據業內人士透露,藥品中標價越高,回扣空間越大,就越能激勵醫生多開處方。在醫院提供的藥品價格目錄可見,一些用於心腦血管、抗感染等疾病治療的常用藥品,上海市的藥物中標價,大多是市場批發價的5倍左右,最高可超過10倍。其中一款抗生素藥物「氨曲南」,在藥品集散地出廠價僅5元(人民幣,下同),省級招標採購的中標價為50.3元,是供貨價10倍以上。據大陸國家衛計委2015年公報資料顯示,全國醫療總費用中,門診藥費占48.3%,住院藥費占36.9%。相較於英美等國的藥費占比僅約10%,可看出大陸藥價虛高問題,藥價仍有下調空間。國內今年也爆發「藥價黑洞」爭議,醫療機構被踢爆為賺取最大藥品利潤,擅自把135種藥物從原廠藥換成學名藥。我衛福部健保署表示,為防止醫療機構賺取藥價差,未來擬公開個別醫療機構「藥價差比」,並收集各界藥品利潤資料,參考後針對藥品訂定合理的「建議售價」。健保署強調,如果醫院無法提供病人所需廠牌藥品,患者擔心「被換藥」,也可要求醫師釋出處方,再持處方至外面藥局自行領藥。(旺報)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