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募資的生技公司又來了 2017-01-03 00:15聯合報 楊哲銘/台北醫學大學醫療暨生物科技法律研究所教授(台北市)二○一六年年底立法院三讀通過修正「生技新藥產業發展條例」第三條,放寬高風險醫療器材認定範圍,另外新增新興生技醫藥產品納入適用範圍。新修正的第三條第四款,放寬高風險醫療器材適用範圍,從第三級的醫療器材,擴大到須經臨床試驗始得核准的第二級醫療器材;第三條第五款新增新興生技醫藥產品納入適用範圍,著眼於鼓勵投入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精準醫療等領域的開發。經濟部日前統計,已取得生技新藥公司資格審定者,高風險醫療器材僅十八家,此次修法之後,單就高風險醫療器材的範圍放寬,潛在適用廠商就可能增加一百餘家。根據行政院及立法院的說法,此次修法可以讓更多公司適用條例中的技術、人才、資金投資獎勵等租稅獎勵,有利於引進更多投資。一般民眾聽到所謂引進投資時,直覺可能以為是指國內外資本家、大財團投資,當然要鼓掌拍手,絕對想不到其實瞄準的是一般社會大眾的荷包。因為修法之後,會有更多廠商列入生技新藥公司,這些公司可以適用科技事業較低的上市櫃門檻,例如不用有獲利就可以上市櫃,有助於更多生技公司上市櫃籌資。也就是說更多生技公司可以公開發行,向社會大眾募資。這樣的修法對於生技新藥產業的推動是有助益,也是合理的方法。因為生技新藥研發期長,失敗率高,根據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的估計,每一萬個實驗室開發出來的可能藥物,只有一個最後得以成功上市,由實驗室到臨床試驗成功,平均更要耗時十五年。世界頂尖大學塔夫茲大學的藥物開發研究中心估計新藥開發到成功上市的成本,由二○○六年的十二億美元,到二○一四年已經上升到廿五億美元。這樣龐大的財務支出,除了需要政府運用租稅措施鼓勵廠商投入高風險研發之外,當然也需要社會大眾投入資金才能帶動產業發展。但在政府的叫好聲中,還是不得不提醒投資大眾,生技新藥是一個高風險的行業,建築在高本夢比之上,賺到錢像中樂透,賠錢反倒是常態。二○一四年基亞生物科技公司受到肝癌新藥期中分析未過關衝擊,連續十六根跌停;二○一六年生技股王浩鼎因乳癌免疫新藥解盲結果未達標,重演基亞事件,殷鑑不遠。著名的國際期刊「自然生物科技」在二○○七年刊登過一篇文章,篇名是「生物科技投資者的十誡」,其中一條便是要能夠承受賠到一毛不剩的風險,這樣的鐵律十年後來看,是歷久而彌新的。新的一年,新立法新氣象,正面思考當然是生技創新的資本市場又要活絡起來了。但是對於有心參與生技新藥投資的普羅大眾而言,搶募資的生技新藥公司又來了,與其事後抱怨國內法律對股票投資者保護不周,在投入積蓄之前,務必先冷靜捫心自問,自己能輸多少?輸得起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