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エーブィエ バイオファーム 神戶 -日本 2018.08.27 16:18 更新) 膽結石與膽道癌是否有相當的關連性? 一般臨床有膽道癌的患者,初步約估90% 都有膽結石;但是否有膽結石的人,就比較罹患膽道癌? 統計發現只有5% 膽結石的人,最後會演變成膽囊癌或膽道癌。因為膽道癌是一種複雜且罕見的惡性腫瘤,僅佔全部惡性腫瘤2%以下。據衛福部資料統計,每年新增膽道癌病例約1000人,患者多介於60~70歲間,9成患者都會上腹部悶痛感、沒胃口、體重迅速下降等症狀;若合併有膽結石,腹部則會感到嚴重疼痛。
膽道癌患者一般通常是男性病人略多一些。台灣2017年統計發現,膽道癌與肝癌被歸於同一分類,為癌症死亡原因的前三名,但實際治療上,膽管癌通常比肝癌更困難治療,因診斷上,肝癌相對可較早期發現,但膽道癌容易轉移,外科手術對於轉移型膽道癌,也變得非常有限,若未轉移,手術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療方法,但即使順利切除,術後5年存活率僅20% 所以臨床藥物治療,一直以來,都積極尋求副作用小且有效的治療組合。
例如2016年通過健保給付的膽道癌化療藥物Gemcitabine,與Cisplatin順鉑藥物合併治療,是目前膽道癌最常用的第一線藥品。但因為多數的患者屬老人,通常腎功能都不好,長期給予Cisplatin就對腎功能不加的患者雪上加霜,因為Cisplatin 之腎毒性已是臨床證實,常需額外靜脈輸注液 (如0.9% 生理食鹽水) 給予足量的水份 (Hydration),一般建議自Cisplatin開始給藥至注射完後4~8小時內以150-200 ml/hr 補充。曾有研究論文發現 未作Hydration 之病患約有25-45%會產生腎功能損害,但即使有預先處置 仍有5%病患會產生腎毒性。
因此,今年國際治療膽道癌領域,最熱烈的討論不外乎就是JCOG 1113 FUGA-BT 試驗 (簡稱 JCOG1113),從2018年初的ASCO GI, 到 六月的ASCO, 以及七月的JSMO,每一個膽道癌的education, discussion session都是討論到JCOG 1113試驗。此試驗為延續2010年發表於Japa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的更大型臨床三期分析的結果,證實史上第一個化療組合,確認Gemcitabine 以及 S-1 (GS) overall survival 與 gemcitabine + cisplatin (GC)具相同療效 (median OS: 13.4 months (m) in GC and 15.1 m in GS, HR 0.95; 90% confidence interval (CI), 0.78 to 1.15; P = 0.046 for non-inferiority)。換言之,使用S-1來取代Cisplatin引起的腎毒性,但依然保有治療效果。
JCOG1113的結果改變了目前治療膽道癌的窘境。日本Makoto Ueno醫師在JSMO education lecture 表示,治療膽道癌領域已有新的突破,因為合併藥物Gemcitabine與S-1治療已被證實有效"Standard chemotherapy of BTC has changed and GEM+S-1 has been added"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