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October 14, 2018

數位科技生醫產業 5P趨勢:預測(Predictive)、預防(Preventive)、精準醫療(Precision)、個人化(Personalize)、廣泛性(Pervasive)


工研院林啟萬:迎接高齡化社會,探討醫電努力方向 2018/10/11時報資訊【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2018醫材高峰論壇今日登場,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指出,醫電高峰論壇是台灣生醫產業非常重要的論壇,今年已邁入第11年,透過長期深耕生醫,協助我國重點產業,包括探討ICT在生醫應用以及優勢、還有高階醫材的發展,協助台灣生醫產業,在2020年達到2000億元產值的目標。本次論壇主題為迎接高齡化社會所面臨銀色產業的需求,探討台灣未來醫電相關產業努力方向,並配合政府5+2政策協助國內產業推動生醫產。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所長蘇孟宗指出,全球藥品產業在2017年已有10582億美元的產值,每年約有6~7%成長,未來幾年的成長來源包括中國大陸、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市場。數位科技對於生醫產業很重要,可歸納出5P趨勢:預測(Predictive)、預防(Preventive)、精準醫療(Precision)、個人化(Personalize)、廣泛性(Pervasive)台灣面對這五趨勢,有很多發揮的空間,包括在ICT硬體及AI所帶來軟體加硬體的加乘效應,均有待持續關注。尤其人工智慧時代來臨,人工智慧在全球市場產值約300億元左右,未來五年複合成長率可能會大到40~50%左右,產值將會是目前的8倍,產業應結合長期在醫療領域累積的專業知識,與5P趨勢結合,跨領域、跨部會、跨技術及產業領域,大家一同創造更大的產業競爭力。 針對中美貿易戰是否對台灣的醫材產業有影響?蘇孟宗表示,中美貿易大戰就像兩隻大象在打架,週邊的小國、包括台灣在內,都須持續關切。在第一波約500億元的關稅中,醫材從中國輸出到美國佔約50億美金,其中有很多是外商在中國生產。中國醫材在過去一年,約有35%的產品來自美國,項目包括植入材料、牙科材料、以及主要電子設備等,以生產製造的角度來看,台灣廠商其實很靈活,在這一波貿易戰中,已經有一些台商開始進行異地生產台美及互相合作,後續將可持續去關注。上騰生技顧問公司資深副總經理蔡秀娟表示,人工智慧技術崛起,從2013年到今年,單以Healthcare領域的創投就達五百多家。從創投角度看,在人工智慧技術下如何結合生醫領域,有幾個層面很重要,包括:如何協助現有醫療系統做更好診斷治療,提升功效;另外要有差異性。在AI趨勢下,到處都是商機,從軟體、硬體、保險、應用等都是台灣的機會。蔡秀娟呼應蘇孟宗所長的看法,建議台廠可在5P(預測、預防、精準醫療、個人化、廣泛性)之外,再加上平台(Platform)以及夥伴關係(Partnership),作為未來發展生醫產業的策略方向。對於中美貿易大戰的看法,蔡秀娟則觀察到,受到美中貿易戰影響,目前已經有轉單效應,未來可朝向台灣結合使用、美國去做新產品的開發設計,將會是雙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