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anuary 8, 2020

勤業眾信 溫紹群: 精準醫療「不一定」能讓健保更省錢

開發健保數據金礦 業界建議設監理沙盒 郭建志/台北報導 2020/01/06 衛福部將開放民間應用健保等「數據金礦」,業界樂觀其成,並認為應推動個資法修法、思考「百萬人基因資料庫」的「再保機制」,健保也應改以「醫療效益」為給付依據,更呼籲應先設置「監理沙盒」小範圍模擬實作,以求週延。根據市場研究公司Frost & Sullivan機構預估,2025年全球精準醫療市場規模將達到1,300億美元,換算超過新台幣4兆元。為了進一步優化台灣精準醫療照護,並和生技醫療產業建立合作夥伴關係,衛福部宣布將兵分三路,佈局「2030年全人精準健康照護體系」,包含要建置「百萬人基因資料庫」、希望協助生技產業使用健保等真實世界數據,預計該方案將於今年上半年送政院核定。而民眾病史具有高度隱私,資誠會計師事務所副所長曾惠瑾建議,應朝兩方向修個資法,一,參考歐盟GDPR(一般資料保護規範)將科學研究(包含私人贊助研究)納入個資可二次運用範圍。二,參考美國HIPAA(健康保險可攜與責任法),設置專家決定機制及安全港機制,納入醫療、統計等專家判別「需要去識別化」的個資。勤業眾信醫療照護產業負責人溫紹群提醒,若去識別化太徹底,恐使數據失去價值,也須考慮「間接識別」的風險,例如隱匿偏鄉名、患有的特殊疾病,以避免資訊組合後患者身份遭辨識出。另,現行中小型醫療診所考量成本會將檢測業務外包,數據因此會透過雲端傳遞,這類醫檢所的資安等級應比照大醫院。在風險管理機制上,除考慮投保保險,溫紹群建議,也應建構「再保機制」,為消費者權益上最後一道防線;同時,作業標準化、資料格式化,有利資料整合供業界流通使用,並達到降低作業成本的效果。曾惠瑾也特別提醒,業者取得資料後,後續資料再轉移使用、公司被併購等也應有規範及保護;並納入像是區塊鏈等加密技術,以提高資訊安全。根據資誠最近調查,生技專家及業者對於未來五年要發展的優先項目看好度,區塊鏈敬陪末座,顯示業界對於加密技術的重視仍需加強。在發展精準醫療產業時,曾惠瑾建議,由政府引領並邀請國際專家諮詢研究,建立台灣的精準醫療產業發展特色,例如,發展國人特色基因癌症藥物,使台灣企業得以在全球發光發熱。另外,目前「實驗室開發檢測(LDT)」的基因檢測,目前只有針對肺癌提供EGFR檢測選項,建議衛福部加快開放其他檢測選項的給付項目。值得注意的是,溫紹群特別提及「消費者權益」,當加值的醫療數據由企業運用,若遇到檢測等不夠精準時,民眾該如何維護權益?又,透過基因定序檢驗發現擁有罹癌風險的民眾,保險公司若提高其保費,恐同時涉及消費者權益和倫理,因此資料庫要開放給哪些產業、開放程度為何,需非常謹慎。故溫紹群認為,考量精準醫療涉及諸多隱私、民眾權益、技術、資安等領域,建議衛福部應該以「監理沙盒」的方式,在小範圍進行模擬實作,測試各種情況,再正式上路。對於健保給付,曾惠瑾建議,健保署宜加速依據「醫療效益」作為給付依據。國際上像是美國,即以「全療程效果」或以「節省醫療成本」作為給付保費標準。例如,減少住院天數,降低病患危急事件之回診,以健康指數改善等,作為調整保費的依據。曾惠瑾認為,凡此思維,健保給付在總額不變,但效益提高下,將可增加更多給付項目,使更多病患受益。另外根據資誠的研究,2030年國際上保險給付項目增幅最高者將為預防保健、數位醫療、及精準檢測,可作為健保署規畫未來健保給付的參考。溫紹群也分析,精準醫療「不一定」能讓健保更省錢,例如藉由基因檢測發現身體缺陷,並評估需搭配23種藥物治療,其實給付成本相對變高,因此未來健保給付必須更有策略及彈性,以兼顧成本及效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