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July 22, 2021

National Resilience, Inc 募資8億美元: 年產1.12~6.4億劑mRNA疫苗


CDMO新趨勢 打造生技台積電 工商時報 杜蕙蓉 2021.07.12 新冠病毒疫情重創全球經濟,衝擊生技產業大洗牌,有能力生產複雜高門檻產品的廠商當紅,委託研發及生產代工(CDMO)成新趨勢!繼旅美生技專家楊育民今年1月創立的韌力,首輪募資即達8億美元,5月更獲加拿大政府投資1.63億美元生產mRNA產量後,台美TIFA談判,政府也將新冠肺炎藥品、疫苗技術授權代工列為重心下,打造「生技業的台積電」將成疫後新契機。楊育民三年前即極力鼓吹台灣生技產業應建構高技術門檻的CDMO廠,他認為,以美國的資金、法規、市場、技術和人才,結合台灣的人才、自動化和半導體供應鏈、生醫實力,打造「生技業的台積電」,是生技產業贏的方程式之一。楊育民表示,對普通藥物而言,研發複雜性有80%在於臨床開發,可是在發明細胞和基因療法後,研發製造複雜性就被顛倒了,現在的新藥複雜性大概80%是製造,而只有20%是臨床開發部分!有能力生產製程困難的基因療法、細胞療法,病毒載體,疫苗、蛋白質、抗體等最新的複雜藥物,將在世代競爭中具備「發語權」,台廠應及早布局此領域。 挾著前羅氏技術營運總裁的光環,楊育民今年1月與全球知名的生物技術風險資本大咖羅伯特.尼爾森(Robert Nelsen)等國際大咖,創立韌力生物製造公司,首輪募資即達8億美元(約224億台幣);5月更獲得加拿大政府青睞,由加拿大策略創新基金(Strategic Innovation Fund)資助1.63億美元,擴張韌力生物位於加拿大安大略省密西沙加市(Mississauga)工廠在mRNA的生產量能,目標是每年生產1.12億到6.4億劑mRNA疫苗。由於有複雜生產門檻的新技術已成各家爭相布局領域,尤其是新冠疫情爆發,莫德納(Moderna)、輝瑞/BNT開發的mRNA疫苗更成當紅炸子雞,但該疫苗需要在攝氏零下20度到70度的超低溫冷鏈,運輸和保存成為藥廠量產的大考驗,因此,不僅韌力等廠商積極投入此領域,第11屆台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中,台灣也極力爭取能取得莫德納授權代工。 業界認為,目前除了國衛院正積極建立疫苗技術平台,規畫以49.52億元經費新建上萬坪的生物製劑兩廠外,台廠也應投入大量研發資金投入生產由病毒(例如基因治療)或遺傳材料(例如新冠狀病毒Covid-19疫苗)或患者自己的細胞產生的高效新藥,才有機會和國際接軌。

韌力董事會尼爾森創辦人董事長、楊育民創辦人副董事長兼技術長、Rahul Shanghvi為執行長、Sandy Mahatme營運長、Rich Stoner科學長。前亞馬遜網絡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全球負責領導人之一的門馳克(Elliot Menschik)為首席數位科學官。比爾蓋茲基金會的前首席執行官戴斯蒙德·赫爾曼(Susan Desmond-Hellmann)、美國前食藥品管理局(FDA)局長戈特利布(Scott Gottlieb)、前參議員和前內布拉斯加州州長凱瑞(Bob Kerrey)、諾貝爾獎得主阿諾德(Frances Arnold)、普渡大學校長丹尼爾斯(Mitch Daniels)、前Cardinal Health首席執行官巴雷特(George Barrett)和In-Q-Tel的首席執行官達比(Christopher Darby)等國際知名人士,也都是韌力的董事成員。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