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技 強化創新提高產值
2011-02-07 工商時報 2011是國際化學年,也是紀念居禮夫人獲諾貝爾獎100周年。今年由以色列主辦的國際化學會議正巧要介紹「台灣」,中研院院長翁啟惠將於2月5日至10日率團與會,並應邀暢談台灣化學科學與生技產業的發展。 翁啟惠指出,台灣過去對新藥研發,想都不敢想,現在45個臨床的新藥中,有30個是獲美國FDA通過進入臨床的。 翁啟惠認為,台灣的電子業是原創技術不足,但有創新能力,對設計及功能的附加和提高生產力卻有不錯的競爭力;而生技業剛好相反,是有很好的創意,卻欠缺創新的方法,沒有研判導入商品化和技術創新的能力,這是很可惜的! 在學名藥和新藥爭論中,翁啟惠表示,台灣的新藥研發已逐漸摸索出方向,最快在2015年就有新藥可以上市,而專注於學名藥的老藥廠,也開始向海外市場叩關,除了主打自有品牌,與國際藥廠結盟,也是很適合經營的模式,以下是翁啟惠的專訪紀要: 問:2009年8月生醫版創版時,院長是我們創刊號的訪問對象,過了一年半,您覺得國內生技產業有什麼改變嗎? 答:很明顯的是熱度增加了,當時是政府剛啟動生技產業鑽石行動方案,是期待多過參與,現在是各公司都逐漸摸索到營運的契機,不管是各公司的營運獲利、從資本市場資金的募集,或者企業集團和創投界的投入,甚至研發的進度,都已有顯著的成績。就我初步統計,台灣目前約有45個新藥進入臨床,有30個通過FDA的IND,也有5個是從二期要走到三期,甚至也有1、2個新藥很有機會上市,這很難得。 10年前,我從美國回來時,那時台灣幾乎沒有什麼高附加價值的生技產品。長期以來,一直讓我很納悶的是:台灣不是沒有錢,教育也很普及,人民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到美國後,發現不管在科技、運動、音樂、藝術、時尚,都有從台灣來的頂尖代表性人物,但在台灣卻培養不出國際級人才,即便我們非常驕傲的棒球選手,也都是在美國或日本才發光發熱的,因此,到底是那個環節出問題,是台灣太注重表面公平?還是欠缺大魄力扶持人才呢? 我對台灣生技產業有信心,是因為這個產業是真正的知識型產業,很環保,雖高風險但報酬率高,值得發展,但也不一定要照著西方的規定走,它可以創造自己的特色。像醫材有電子業的基礎做後盾,其實只要多花點巧思,附加醫療功能,就會有新的格局。 新藥部分,過去是想都不敢想,現在不少藥廠已開始架構不錯的機制,而且疾病種類複雜,就是華人都有自己特殊的疾病,過去醫藥界都以美國為導向,但有很多疾病在美國是不會發生的,當年SARS那麼嚴重,而美國沒有SARS,也沒投入治療方法的開發,這時我們才知道自己解決這類疾病的重要性。 因此,醫藥界可鎖定發展華人領域的疾病,以肺結核來看,目前有3千萬人感染,超過愛滋病患,其中,多重抗藥性肺結核有40萬人,且有一半是發生在印度和中國,這兩個地區的傳染性疾病令人擔心,此領域的新藥及檢測技術的研發相當重要,其他抗藥性的病毒、細菌及癌症也跟區域及人種有關,值得研發。 這次兩岸簽署醫藥合作協議後,將來針對大中華地區的華人疾病,B肝、C肝、慢性腎臟病、肺癌、乳癌、口腔癌、流感,和大陸頗為嚴重的愛滋病,都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問:如何看第6次江陳會簽署的醫藥合作協定? 答:這次的協議是以ICH(國際法規協和會)和GHTF(醫療器材法規聯合會)為共識共同認證,對新藥、臨床有利,ICH的設計接近FDA,而且FDA內部就有ICH的辦公室(領域),而台灣的藥廠在新藥的研發一直採取FDA的規範,未來若要拿到ICH的認證,要修改的內容應該不多,此舉有助於藥品進軍大陸市場。 但GHTF與美國的標準差很遠,以目前醫療市場,美國占了全球的4成,歐洲3成,大陸只有4%,而歐洲的EMA與FDA有差異,而國內的醫材目前多以EMA規範為主,未來通過GHTF的醫材,如何進軍美國和歐洲,可能還要再研究。 另外,台灣目前的醫材比較偏向中、低階產品,以台灣高科技產業的發展,應該有很強的實力朝向須臨床試驗的高階醫材發展,廠商可以多加強。 問:中國、韓國政府近年相當積極投入資金扶持產業,韓國三星等大集團亦跨足生技產業,國內的財團和政府的腳步會不會太慢了? 答:中國8,500億人民幣醫改商機和十二五規劃,都是生醫產業重頭戲,中國政府的強力支持可以預期,且大陸市場夠大,有實力能支撐大陸發展生技產業的。但韓國的起步是值得關注的,台灣目前投入研發的資金約3千多億元,其中電子業高達1千多億元,而生技業只有200多億元,而韓國投入生技的研發資金有台幣300多億元,韓國現在生技業的產值是台灣的5倍左右。 10年以前,我們根本不太了解韓國在發展生技業,但現在韓國有生產B型肝炎疫苗,也有4個FDA通過的新藥上市,韓國政府大力扶持生技產業,以國家的力量進行有策略、有方向的推動。 其實,台灣的資金不缺,重要的是方向不夠明確,產、官、學的資源分散,如果能加以整合,加上法規及環境面的改善,還是很有競爭的利基。 問:台灣生技產業的競爭優勢是什麼?要如何才能快速站上國際舞台? 答:國內生技產業和電子業有個很有趣的現象是,電子業原創不足,但有創新能力,例如現在蘋果的I系列的產品,原創意都是來自於外國人,但台灣的生產製造能力就很強,顯示我們對產品原創的關鍵技術欠缺,但是附加功能和和提高生產力卻有不錯的競爭力。 反觀生技產業,則是有很好的創意,卻欠缺產生價值的創新能力,國內的生醫產業在基礎研究、發現標的的能力很強,但對標的的確認能力不足,也缺乏研判導入商品化和技術創新的能力,這是很可惜的! 台灣的生技研發大部分都投入創意,比較少切入創新,所以,很多的產品都只是在實驗室,因此,應該要積極延攬人才,強化第二棒,透過轉譯研究,提高創意至創新,使早期研發成果能進一步發展,產生更高的價值。 對生技產業而言,研發有進展就會有價值,就可以增加智慧財產,甚至出售或授權,但就產業供應鏈而言,產品進入到二期臨床,成功機率是60~70%,進入三期後,成功機率再加10%,但是一、二期臨床投資的資金約3~10億元,而光是第三期就要30億元,可是在授權金部分,其實第三期僅比第二期增加6~7%,因此,廠商在臨床第二期就可以考慮授權給有經驗的大藥廠發展成產品,降低營運成本和風險,等到有足夠的資金及能力,再往後發展後期臨床試驗及量產、銷售。 問:你如何看國內學名藥和新藥的爭論? 答:新藥研發是台灣必須要努力的方向,且新藥的發展也同時帶動新的診斷或檢驗試劑及醫材的發展,「新藥」與「醫材」很難區隔,也很難只發展單一項目。我認為新藥的發展是會成功的,且報酬率相當高,而學名藥的發展,受限於台灣的市場太小,會比較辛苦,但國內的老藥廠都積極進軍海外市場,我覺得方向都很正確。另外,我認為與國際藥廠結盟,為藥廠研發生產臨床中的新藥或學名藥,以國內藥廠的規模是非常有利基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