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竺:醫改三大不滿意
2011-03-04第一財經日報 "我有滿意的地方,也有不滿意的地方。一個是農村醫療機構欠債太多,一個是公立醫院改革的工作路線圖還不是很清晰,第三個是面對基層的公立醫院的能力不足。"每逢"兩會",關係老百姓身體健康的醫療體制改革都成為熱點話題。3日,衛生部部長陳竺在接受媒體群訪時,對醫改的成績直言不諱,但也表達了幾點擔憂。
債務沉重 2009年4月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下稱《意見》)提出2009~2011年重點抓好五項改革,而五項改革都在不同程度上已經進行了2年,目前成績和問題並存。全國政協委員、陝西協同生殖醫學研究所所長董協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上個世紀90年代初,不少基層衛生院都在業務用房、人才配備等方面投入大量資金,欠下了巨額債務,後來由於衛生院不景氣,根本沒有能力償還這部分債務,如今已成為鄉鎮衛生院的沉重包袱。他說,鄉鎮衛生院是公共事業,歷史債務政府應當想辦法幫助解決。歷史債務的問題不能拖,不能老是欠著,否則鄉鎮衛生院連個醫生都招不來。改革的成績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中國政府財力加大投入的基礎上得到的。 "財政投入是非常重要,但是醫改又不是一個簡單的財政投入問題,比方說整個醫療服務系統,有個人力資源問題,我們國家醫療資源總體是比較短缺的,特別是優質的醫療資源。我們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醫務人員不是那麼好培養的。"陳竺表示。董協良表示,建議經費強制配套,在政府行政事業費、土地出讓金、房產稅等地方政府收入或支出中,強制提取基層醫療費用。目前,村衛生室普遍青黃不接,建議年輕醫生、護士強制進社區、進村衛生室鍛煉一定年限。
人才匱乏 全國政協委員、中華醫學會專職副會長、秘書長兼黨委副書記吳明江在接受採訪時表示,醫療服務人才是醫改進展到今天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所以他今年的提案是關於培養基層醫療服務人才。 2010年,國家六個部委聯合發佈了關於全科醫生為重點的基層醫療衛生隊伍的建設規劃,到2020年爭取通過多種途徑培養30萬名全科醫生。 "這個事情是很有意義,但是培養的全科醫生的人數遠遠不夠,而且時間太長。"全國政協委員、寧夏醫學院副院長戴秀英對本報表示。當前,國內實行的各自獨立的住院醫師培訓制度,還沒能與國家衛生人才管理制度很好地銜接。"行業內社會人"身份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雖為醫學畢業生提供了到大醫院接受規範培訓的機會,為基層醫療機構招收到經過規範化培訓的高素質醫學畢業生提供了可能,但是由於參加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不是醫生就業的必要條件,這嚴重影響著參加培訓醫生的穩定性,特別是全科醫師的培訓。由於沒有統一規範的住院醫師培訓制度的保障,各城市乃至醫院培訓的經費和參加培訓醫師的補貼與待遇各不相同,對住院醫師(全科醫師)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必將影響著培訓的效果和品質。為此,各省市地區已經從財政撥款中給予了部分支援,但是沒有形成統一持續的制度性保證。董協良表示,在大力加強全科醫生培養的同時,還應當重視用人機制的創新和建設,通過制定全科醫生首診制、簽約制等政策,明確全科醫生在醫療衛生服務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此外,還需要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在全科醫生薪酬、社會保障、職稱評定、崗位編制等方面制定優惠政策,提高全科醫生的社會地位、收入水準和崗位吸引力,如保證全科醫生收入水準不低於大醫院專科醫生,將基層全科醫生崗位納入事業編制等,以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充實到基層全科醫生崗位上來。
醫改難題 "公立醫院改革的事情實在是太複雜了,有些工作路線目前來說還不是那麼清晰,這是世界難題。公立醫院改革在我們國家,有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像四個分開、治理結構等,這些問題都不是非常簡單的,另外公立醫院特別是面向基層的醫院,像縣級醫院,它的能力還是不夠。"陳竺表示。陳竺介紹說,對於像癌症、尿毒癥,婦女的宮頸癌、乳腺癌等大病的救治保障,如免費救治要做試點。另外,關於尿毒癥,全國還有8000多個縣醫院,血庫都不能開展。 "我是一個比較務實的人,我希望每年只要說能夠為群眾解決幾個大病的問題,兒童白血病、先天性心臟病去年免費救治試點,今年將全面推開。現在我們有這個能力,需要成熟的治療機構、大醫院支持基層醫療機構。"陳竺表示。公立醫院改革進展的程度直接關係到老百姓"看病難"問題的解決快慢。陳竺表示:"改革到今天,目前最為關鍵的是老百姓看病還是不方便,大醫院人滿為患。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形成基層醫療機構和大醫院的聯合體,上下聯動。我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探索,不管走哪一種路徑,現代醫院管理都要走向理事會監事會這樣的體制,大醫院和基層一定要形成良性互動的關係,最好是利益捆綁的關係,最好是人員能上能下的關係。"另外,能夠讓大醫院人才流動的醫生多點執業,陳竺表示,這項探索目前已經在試點,今年會有大突破。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