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June 1, 2011

未來保健產品原料規範會更嚴格!!

把關食安 應課食品安全稅2011-06-02 工商時報  塑化劑風暴引爆的骨牌效應,已讓人人自危!對於造成民眾信心瓦解、國家社會形象重創和商家商譽掃地,杏輝董事長李志文認為,不肖商人在原料偷偷加料有毒藥品,比千面人還可惡。李志文表示,由於利之所趨,塑化劑風暴不會就此終止,因此,政府應加強毒性藥品管理,從原料端即應嚴加審查,並加重刑罰,且應編列合理預算把關食品安全,並課徵食品安全稅,至於藥品和食品對毒性產品的劑量亦應有管制規範。以下是他的看法紀要:問:如何看這次的塑化劑風暴?答:食品安全一定是未來最大的議題,全球面臨糧食荒,它會創造最大商機,但從擁有上百年歷史的日本雪印奶粉,由於管理不當導致關廠和這次國內的塑化劑風暴,重創國家形象和民眾的信心,它也會成為危機。以中國三聚氰胺事件和黑心商品還持續存在來看,只要政府沒有嚴加把關,在利之所趨下,塑化劑風暴未來還有可能再發生。問:塑化劑風波為何會從食品業延伸至生技保健食品、製藥業?答:說來很冤!起雲劑是一種安定劑,保健食品並不會用到起雲劑,我們這些廠家是向政府認可的合格廠商購買價格較高的天然果汁粉,以我們藥廠的規格,在檢測產品時,會檢測細菌、活性、劑量、標示等,沒有人會想到源頭的原料會有問題,就連衛生署也不會注意此關鍵處,因此,原料商偷偷添加不得做為食品的的產品,是比千面人還可惡。 問:現在人人自危,你認為政府應如何做? 答:首先應確立食品和藥品的規範,就衛生署的資料,國人每日自食品攝入DEHP的量約1.029mg(毫克),即1029ppm,每日DEHP可容忍範圍是1.2~8.4毫克的含量,但現在是風吹草動,一點點ppm就要下架,已經弄得人心惶惶。 8年前國內也曾發生500cc點滴塑膠軟袋的容器也有溶出低量塑化劑,但後來是通過可以使用,畢竟藥品和每天會大量食用的食品是不同的,因此,針對生活習慣用量大的食品,須要嚴格審查其劑量,而保健等機能性食品則要有建議用量,藥品也要另有規範,不能把食品的規範用於藥品,造成民眾連藥、糖漿都不敢吃了。另外,就資料顯示,針對食品安全防護,平均國人每天僅有4元的把關經費,以台灣的食品藥物管理局的人力和資金實在無法嚴格作好食品安全把關,因此,政府應多編列預算投入,甚至也可針對廠商課徵食品安全稅,確實做好把關動作。對產品安全,不應交由消費者來鑑別,而是由政府和廠家從源頭嚴格規範,給民眾一個安全吃的環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