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September 19, 2011

國際生技創投 早期進入中國市場較少!!

張江醫藥產業創新之痛 2011/09/19財匯資訊 [由於專業化風險投資支持匱乏等因素,張江生物醫藥的創新"實驗"尚未成功  哈雷路899號,這里是上海浦東新區張江藥谷所在地。上海張江生物醫藥基地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王蘭忠在此已有11個年頭。據他粗略統計,這十年間園內共有500多家創業企業關閉或搬遷,"我們的創新是站在500家企業身上的。"王蘭忠喜歡這么說。 2010年,張江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實現工業產值155.74億元,占浦東新區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的6.9%。但王蘭忠認為這和國家對張江的投入相比還不相稱,如果能達到2000億的產值就比較好。 由於專業化風險投資支持匱乏、企業自身缺少商業意識以及創新成果轉化和落地政策不完善等因素,張江生物醫藥的創新"實驗"尚未成功。

一萬元撐半年 在張江做了十年研發,上海澤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澤生科技")已度過最難熬的時期。"我們算運氣比較好,在國內的同類企業中可能是融資最多的一家了。"澤生科技總經理周明東說。 十年研發,四億元融資,即便如此,這家創新藥企仍多次因資金短缺而差點成為"烈士"。 2004年下半年,隨著動物試驗的開展,澤生科技研發費用與日俱增,公司賬戶只剩下最後1萬元。此時,國外知名VC晨興創投剛與澤生科技簽署了投資協議,但離款項入賬還要半年。在這段"真空期",先是上海科委和浦東科委共出300萬元資助公司,緊接著是晨興創投借款給公司。 當時澤生科技研發人員大約有70多名,而這次危機讓公司不得不"遣散"了部分員工。2008年公司獲得張江科投和浦東科投兩億元的聯合投資之前,類似的困境再度上演。 "十年來。有些企業關閉,也有不少是被收購掉的。這里有很多的企業不斷被兼并和整合。"王蘭忠告訴記者,如今的張江藥谷每年仍有五十多家新企業入駐,十多家舊企業離開。 資金階段性匱乏讓澤生科技原計劃在十年內完成的新藥研發進度緩慢。"創新是一種經濟行為,不是業務愛好,成果是需要投資出來的。中國的風險投資體系還不成熟。"周明東如是說。 在國際上,一個被反復引用的說法是,原創新藥平均要用十年時間、十億美元的投入,才能完成研發并成功上市。但也有業內人士稱,"即便上述過程全部完成并成功產業化,仍有40%的創新藥并不賺錢。"

投資接力跑 "新藥研發的周期長,不確定因素特別大,就算在國際上,很多基金的回報期限是5~7年,而新藥研發成功至少要8年以后。"一家外資醫藥產業基金投資經理林先生表示。 十年來,澤生科技董秘張秀華接觸的VC數不勝數,但真正簽下協議的寥寥無幾。 隨著國內生物醫藥投資漸熱,大大小小的生物醫藥投融資論壇上,經常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當投資經理們被請上臺作圓桌會談時,幾乎每一位都會指責時下所謂的生物醫藥VC并不懂行,不敢投早期項目,并對VC"PE化"表示深惡痛絕。 時至今日,國際上知名的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創投基金如Abedare等尚未進駐中國。目前入駐中國且堅持做生物醫藥早期投資的VC,只有晨興創投、百奧維達、軟銀、沃脈德資本等少數幾家。 在生物醫藥研發初期,企業需要的研發資金數額并不大,此時的股權融資價格也較低。但進入動物試驗,尤其是臨床研究時,花錢如流水,此時也正是風險最大的時候。極少有風投可以獨自承受這樣大的投入和風險,國際上生物醫藥投資產生專業化分工,也是基於風險均攤的邏輯。 "這就像跑馬拉松,由於生物醫藥研發產業鏈很長,沒有幾家風投能夠從頭跑到尾,所以需要接力跑,我們一直在推動建立生物醫藥產業的OTC市場(場外交易市場),以形成有效的退出機制。"王蘭忠說。 遺憾的是,張江園區尚未形成專業化VC的"接力賽"。數據顯示,由於研發與生產銷售對接不暢等原因,張江生物醫藥企業近年來累計轉讓成果總量至少有79個,轉讓項目主要集中在缺乏生產能力的研究院以及中小企業。

缺乏商業思維 除了風險投資支持疲軟,不少企業只顧埋頭研發,缺乏商業思維也會成為阻礙企業成功創新的鐐銬。在張江園區內,中小規模生物醫藥創新企業約有250家,近年來逐漸出現了一些通過良好商業化運作尋求創新的企業。2008年,寶藤生物董事長樓敬偉在張江園區創立了上海寶藤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寶藤生物"),由於在海外發現了一種對早期肺癌的檢測方法,準確率高達95%。他想到中國來實現產業化,但做企業并不像他想得那么簡單。 "在做企業的時候,首先得忘掉自己是個科學家。如果一開始就砸錢做研發,今天我們企業就會死在這里,"樓敬偉說,"就算研發出來,還要建廠,經過各級論證,最後得到國家批文,科研成果才能最終產業化。這里面任何一步走不過去,企業就死掉了,張江藥企高夭折率的原因就在於此。"樓敬偉說。寶藤生物所處領域是敏感的分子檢測領域,要獲取足夠血清樣本才能進行篩查,樓敬偉因此并沒有單純地直奔目標,而是通過提供檢測服務與國內上百家三甲醫院建立服務網絡,不但能由此獲取收入,也為未來樣本庫的建立打下基礎。一份張江園區調研顯示,不少研發科研企業的研發成果已經達到或接近生產和銷售階段,但由於企業自有資金有限,因而自身缺乏生產、銷售承載能力,使得園區生物醫藥企業研發與生產、銷售對接補償問題較為突出。 "純研發的企業壓力確實很大,我們要創造環境讓研發企業能夠在研發中做一些外包,就相當於留學生邊讀書邊打工,研發企業首先要能夠生存。"王蘭忠透露。

產業化之難 最近五年,包括葛蘭素史克、阿斯利康、禮來等全球前十大跨國藥企的研發中心紛紛落戶上海,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在張江。即使在世界范圍內,生物醫藥產業密集度高如張江園區的也較為稀有。 2009年,張江生物醫藥產業基地開始實施一項政策試點:海關綠色通道。包括葛蘭素史克,如今園區內已有二十家企業取得試點資格。"這項政策對開展實驗十分有利,因為不少生物樣本很敏感,經不起溫度變化的影響。先進關后報關備案的政策試點,是政府機構和企業之間的良性互動。"葛蘭素史克(中國)高級營運總監王立群說。目前,張江擁有60多個專業孵化技術平臺,135個配置完備的孵化平臺,合同研究組織35家,園區內企業向國家藥監局新藥臨床申請獲批率是全國水平的3倍以上。但是,一個突出的問題是,企業的創新成果少有在本地"落地生根"。王蘭忠表示,張江還缺乏產業化資源,包括產業化土地空間、產業化與商業化人才,以及將新藥研發創新成果迅速商業化的機制和活力。由於目前的制度壁壘,每個獲批醫藥產品都需要有生產工廠,對資金捉襟見肘的中小型創新企業而言是產業化的重大阻礙。而政府目前的解決思路是,在上海幾個土地資源相對寬裕的區域建立配套產業化基地,如周康地區的上海醫谷已在建設中。王蘭忠表示,未來張江研發成果的產業化體系,將著力從四類平臺建設上尋求突破:建設生物醫藥中試平臺、孵化型工廠;CMO國際高端代工基地;組建新藥孵化與產業化基地(CRO)以及生物醫藥銷售服務平臺(GSP)。據悉,張江園區已有7家上市企業,另有19家企業正在籌備上市。"苗圃里面是長不出森林的,產業最終還是要和資本結合。"王蘭忠說。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