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11, 2013

讓中國人吃得起的抗癌藥: 凯美纳 (Icotinib)


國產抗癌藥:讓腫瘤患者吃得起 20130311 07:30:26來源: 光明日報新華社發(司偉攝)網友姜先生的父親是一位惡性腫瘤患者,通過正規途徑買藥,一個月要花15000元,而從網上買國外的倣制藥才1500元。"由于經濟能力有限,我只能通過網絡這個途徑買藥。"而與患者需求形成強烈反差的卻是國內自主研發的創新藥很難走進醫院。丁列明和他的團隊用了10年的時間,研發成功了世界第三個、中國第一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凱美納(鹽酸埃克替尼),結束了中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

現實——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緩慢 生物醫藥產業關係著百姓健康和國計民生,現在中國很多行業已趕上或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但出口國外的藥品和醫療器械卻鳳毛麟角。我們的醫藥市場被進口產品佔據了60%-70%,生物醫藥產業在GDP中只佔不到5%。在"十一五"期間,國家已通過重大新藥創制專項等加大研發投入,鼓勵創新,也產生了很好的效果。如首個中國上市的靶向抗癌藥鹽酸埃克替尼等新藥品種。但是與患者的需求相比,新藥的品種實在太少了。要實現戰略目標,仍需更廣泛和配套的產業政策支持。此外,生物醫藥高風險、高投入和動輒十幾年的投資期,使大部分風險投資和銀行望而卻步。如果創新的知識產權和專利得不到有效的保護,將會導致創新動力不足、創新風險過大,以及創新早期投資和融資極度困難等等情況,進而嚴重阻礙醫藥產業的快速發展。

建議——推動創新藥進入醫保目錄 大力發展自主創新的生物醫藥,是最終解決讓老百姓吃得起抗癌藥的根本途徑。但是,這就需要多方面的政策扶持和幫助。首先急需的就是推動創新藥進入醫保目錄,以滿足臨床需求,加速產業化,鼓勵創新。在很多情況下,創新藥物往往是患者最著急用的,就像腫瘤、糖尿病這樣重大疾病的治療新藥。正是由于新藥研發很困難、投入很大,所以藥的價格比較高,很多自費患者難以承受,導致患者對創新藥物的需求被抑制。以風濕性關節炎為例,用于緩解此病的抗風濕藥物(DMARD)雖然有效,但很貴,結果只有不到2%的患者願意掏錢買這個藥。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德國有8%的患者用這種藥治療,在英國為10%,而西班牙則達到17%在國內,面對一些新藥,大部分病人只能望"價"興嘆。我建議:醫保目錄可以適當放寬,特別是創新藥。這樣,讓中國病人能最廣泛地用上他們急需的藥物。這無論對創新惠及民生,還是推動產業發展都是至關重要的。作為配套稅收優惠,我還強烈建議對創新型醫藥企業或其創新品種借鑒軟件開發企業增值稅超過3%即徵即退的優惠政策,這將大大鼓勵醫藥企業自主創新,提高對創新藥的開發動力。同時需要在立法上作出專門規定,使生物醫藥知識產權得到充分有效的保護;還可以考慮建立創新藥物發展引導基金,從財政、稅收政策和利率等方面,鼓勵銀行、風險投資、社會和民間資本等積極投資到早期的醫藥創新中,支持創新技術產業化和推廣應用,從而整體推動我國醫藥行業的蓬勃發展。(本報記者 殷泓採訪整理)

抗癌藥物:治療腫瘤三大手段之一 目前全球各國已批準上市的抗癌藥物大約有130150種。用這些藥物配制成的各種抗癌藥物制劑大約有13001500種。此外全球正在研究之中但尚未獲得批準上市的抗癌新藥約有800多種。這些抗癌新藥將是人類未來2050年內與癌症抗爭的新型武器,也代表了目前人類抗癌藥物研究的最高水準。抗癌藥物化療一直是與手術、放療並駕齊驅的治療腫瘤的三大手段之一。有效的抗癌藥物的使用,可以幫助患者獲得更長的生存時間。目前最為常見的抗癌藥物有化療藥物、中藥、生物制藥、靶向藥物等。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