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April 19, 2016

(炒股/銅臭/標準與程序) 中研院, 高不可攀神聖殿堂 !!!

技轉利益迴避 可藉浩鼎案劃清界線 2016-04-19 記者吳柏緯/特稿 這次浩鼎風波對台灣的生技產業造成重創,受影響不只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本人,中研院也被拖入泥淖中,技轉利益迴避原則更被發現存有漏洞,研究機構與產業利益的分隔線不清。台灣要發展生技產業,誠如翁啟惠所言,還是要鼓勵研究與產業有「利益關係」,但對不當利益的迴避與切割,才是中研院與翁啟惠必須面對與釐清的問題。或許不能再以過去科學家兩袖清風的標準去要求,但也必須禁得起台灣社會的檢視與信任,危機才能真正成為轉機。近百年來,有不少的科學家、研究者,透過研發新技術而獲利致富且造福人類,以浩鼎的乳癌疫苗新藥為例,若研發成功,對於乳癌病友是一大福音,也是疫苗研發一大突破。但翁啟惠幾句看好解盲的發言,卻掀起浩鼎案大風波,凸顯長久以來產學界的利益關係不清。從先前生醫所院士遭指涉入技轉家人自設公司而遭誣圖利一案,中研院曾有討論,但到翁院長捲入浩鼎案,卻發現中研院對於技轉及利益規範還是問題重重,連哪些親友關係人該申報都無法區分,院長與產業負責人關係緊密、持股交流,難怪事發一時難解釋清楚。中研院學術的清高與專業,因此被外界視為「生活的低能」?翁啟惠說必須努力恢復聲譽,其實整個中研院都應重新檢視相關規範,讓技轉正當獲利能真正成為鼓勵研發的誘因,而用公帑資源的研究者,也須與產業利益畫出合理分際,不要讓學術威望成為業者獲利工具。除被炒股銅臭味籠罩,連中研院新任院長選舉也扯入政治爭議,中研院說不公開名單是要避免候選人困擾,但不公開的神秘面紗反而成為外界揣測與傳言的溫床,中研院是以何種標準與程序去挑選人才,也要禁得起社會檢視,評議及遴選委員會有必要建立制度、面對外界做部分說明或公開。經過這次事件,未來中研院恐不再是一個高不可攀的神聖殿堂,也要去思考如何昭公信、重新贏得台灣人民的信任與信心。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