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宿命":中藥企業圖謀海外鳴警鐘
2010年10月21日南方都市報 濟堂夢斷紐交所; 首家在紐交所上市的中藥企業同濟堂藥業,最終決定退市撤回老家。10月18日複星醫藥公告,其全資子公司複星實業與另一投資方HanmaxIn-vestment共同向同濟堂藥業董事會提出了一項不具約束力的關於同濟堂藥業私有化的提案。這份提案,將加快2007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後股價一直低迷的同濟堂藥業,打包回家,繼續走私有化的退市之路。同濟堂藥業是一家中成藥制藥企業,註冊地為開曼群島,同濟堂藥業2007年在紐交所發行上市。2008年10月開始,複星醫藥投資同濟堂藥業。同濟堂藥業董事長王曉春持有Hanmax Invest-ment100%的股權。今年4月該公司的一份提案顯示,收購行動完成後,複星實業與HanmaxInvestment將其在新公司擁有的全部股權以同比例轉為同濟堂藥業的股權,並完成新公司與同濟堂藥業合併。而後同濟堂藥業將於紐交所退市。近一年來,同濟堂藥業的股價從去年10月15日的5.02美元跌至今年10月15日的3.95美元。同濟堂藥業財報顯示,2010年二季度淨虧損約470萬元人民幣(70萬美元)。中投顧問行業分析師郭凡禮昨日對南都說:同濟堂藥業退市,不是一個個案,中醫藥企業如果圖謀國外發展,可以作為鏡子。"這是一個警鐘,而不僅針對同濟堂藥業一個上市企業打包回老家。"
複星:醫藥佈局再擒一子
據近兩年來關於同濟堂藥業在紐交所苟延殘喘的公開記錄,國外投資者的態度日益體現了此前決策者"國際化"遇到的障礙比想像的大。行業分析者認為,從2008年10月開始到去年,複星醫藥瞅准了股市表現日益頹廢的同濟堂藥業"性價比"頗高的現狀,持續增持同濟堂股份。以至於到2010年,開始了逐步與同濟堂藥業董事長王曉春商議進行退市回歸的步驟。複星醫藥曾表示,作為同濟堂藥業的股東,公司旨在通過本次私有化方案的實施,降低同濟堂藥業的營運成本,提升同濟堂藥業的盈利能力,以利於同濟堂藥業的後續發展、實現股東利益的最大化。據瞭解,複星醫藥擁有眾多可供估值的優良資產,如國藥控股、天藥股份,羚銳股份和海翔藥業,投資收益豐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控股49%的國藥控股是中國最大的醫藥分銷商,市場佔有率超過10%,直接覆蓋7800多家醫院。預計2010年,國藥將實現500億~700億元的銷售收入。同濟堂藥業的私有化成功,將幫助複星藥業佈局產業集群版圖收穫一枚棋子:複星醫藥或者讓同濟堂退市回歸A股,或者以此實現旗下中藥資產上市。目前複星醫藥旗下已經擁有廣西柳州花紅藥業、上海靜安制藥有限公司、湖州複星醫藥有限公司等多塊中藥類醫藥資產。郭凡禮評論說,複星醫藥從中得到的好處頗多,同濟堂優質的殼資源,以及老字型大小品種,符合複星醫藥的長遠動機。退市:中藥企業的宿命?中投顧問分析師郭凡禮對南都說,宏觀分析,同濟堂藥業退市,其實對國內中藥企業,不論是產品進軍國際化或者國外上市,都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中醫藥企業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才能在國際化的道路上邁出堅實的步伐。"據瞭解,同濟堂藥業退市的官方理由只有兩個:國外投資者的消極和本身業績的持續下滑。郭凡禮分析說,國外投資者對中藥的不瞭解,以及藥品長期缺乏嚴密科學性的論據,以及太多的不確定性,讓看重生命的西方人對其前景產生懷疑。然而,國內中醫藥行業近兩年隨著新醫改的實施,發展的勢頭和國外遭遇兩重天。分析者認為,從去年五月以來,國家持續不斷出臺對中醫藥行業支持、對中藥飲片等行業支持的政策,在基本藥物目錄、醫保目錄等體系,也加大了對中藥產品進入的力度。據瞭解,目前中醫藥行業,除了國家政策支持,在藥品研發平臺,研究機構建設,對產品的科學性定性等方面,與國外藥企存在巨大的差距。"我們必須縮小從品質標準、中藥材種植的監管、行業管理,以及現代化製造和人才方面與國外的差距,是進軍國際化的關鍵。""就目前而言。同濟堂藥業退市,不是一個企業的滑鐵盧,而是整個中藥企業的宿命。"分析者說。郭凡禮分析,同濟堂退市除了對相關股市的股民產生影響外,對A股的影響有限。據坊間資訊,國內著名的老字型大小中藥企業同仁堂,也再積極籌備海外上市,"打造世界級中藥企業"。不過,也有企業對宿命論並不認同。國內一家創業板上市藥企董秘對南都說,同濟堂退市本質上對行業是個促進,不影響優秀的中藥企業國外上市或產品國際化,只能讓中醫藥行業進入國際領域的努力更加謹慎和嚴密。有人認為,儘管中藥國際化障礙重重,但國內很多企業在現代化過程中得到國外認可。如天士力參滴丸美國進入二期臨床。目前,康美、海南康芝、白雲山和黃等企業逐步在進行中藥現代化生產。國外消費者並非全盤否定中藥,只要成分確切,作用明晰,依然得到肯定。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