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21, 2010

中國外資藥面臨降價壓力 台灣藥廠利基何在?

外資藥超國民待遇取消 國內藥企迎來公平競爭機會

20101221:中國經濟週刊   外資藥降價使國內外藥企的利潤空間差距逐步縮小,藥品市場開始洗牌。國家發改委日前的一則藥品降價通知,讓外資藥第一次面臨被取消"超國民待遇"的嚴厲政策。此舉讓長期佔據高端市場絕對主導地位的外資藥企大為不滿;而國內藥企則聞之喜形於色,但向來波詭雲譎的藥品市場,會如其所願地此消彼長嗎?

外資藥過期的特權

1212,發改委正式下調部分單獨定價藥品的最高零售價格。此次降價涉及抗生素、心腦血管等十七大類174種藥品。外資藥成為此次降價的主要調控對象。降價的174種藥品中,有40家外企的107種產品,佔比近62%如常用消炎藥物頭孢曲松從原來的93.8元一下子降到65.7元,常用降壓藥卡托普利從34元降到22.1元。發改委網站相關資訊顯示,根據有關藥品成本及市場供求變化,發改委將分期分批降低偏高的藥品價格,以進一步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根據測算,調整後的藥價將比先前規定價格平均降低19%,預計每年可以減輕群眾負擔近20億元。業內人士表示,儘管此次降價並非僅僅針對外資藥品,但它在更大的意義上是一個信號:外資藥將不再享受"超國民待遇"據其介紹,目前我國所有三甲醫院全年藥品銷售額中,70%以上為外資藥。而外資藥多為原研藥,享有單獨定價的權利。所謂原研藥就是原創性的新藥,經過對成千上萬種化合物層層篩選和嚴格的臨床試驗才得以獲准上市,一般需要花費15年左右的研發時間和數億美元。在我國市場上,原研藥主要集中在國外獨資、中外合資的制藥企業中。但這些藥品大多已經專利過期。與之相對的是仿製藥。仿製藥僅複製原研藥的主要分子結構。國內藥企大多生產的是仿製藥。衛生部全國合理用藥監測網專家馬華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自2000年以來,原研藥就在我國享有單獨定價的權利,這些藥品可以不受"國家降低基本藥物價格"的制約,直接列入基本藥物目錄並同樣享受全額報銷的條件,在目前使用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就有70多家企業的325個西藥品種享受單獨定價的政策。 "我國保護原研藥,初衷是為了鼓勵外資藥企將更多的創新藥帶入中國市場,利用市場交換技術,但是,現實是大多數外資藥企都沒有將生產技術轉移到中國來,只是將中國當作產品銷售市場。"馬華說。中國醫藥企業管理協會會長于明德就一直反對這種"原研藥特權""'原研藥'只是中國特有的概念,專利過期就是過期了,已經不受法律保護了,但是在國內是行政命令給了它新的保護,從而造成不公平的藥品定價機制。"于明德對《中國經濟週刊》說。據介紹,在單獨定價的325個品種中,由外資企業生產的有190多個品種,而這190多個品種幾乎都有對應的"國產產品",但是,由於外資藥戴上了"原研藥特權"的帽子,就比"國產產品""尊貴"了不少。馬華舉例說:"最荒唐的就是阿司匹林,德國拜耳研製出阿司匹林已經有一百多年了,可是他們還能享受單獨定價,德國拜耳的阿司匹林腸溶片售價18.8元,咱們國家自己生產的才1.5元。"北京四環制藥有限公司相關人士激動地說:"外資藥、合資藥與國產藥有什麼區別?藥品原料和加工程式都是一樣的,可是他們卻能憑著過期的專利享有特權,這讓我們太不服氣了!"據該人士分析,此次降價的藥品多為"老藥",國產仿製藥已經非常多了,被取消的單獨定價藥也多為停產藥。"這次調整的範圍和力度顯然不夠,不過,能開這個口子已經很不容易了。"北京安貞醫院是一家以治療心肺血管疾病為重點的三甲醫院,該醫院的張大夫告訴記者,外資藥在心血管疾病用藥中佔到70%以上,處於絕對的市場主導地位。按照發改委規定,卡托普利、頭孢曲松和辛伐他汀等常用心腦血管疾病用藥降價30%以上。據張大夫估算,這次降價可以減輕相關患者近三分之一的醫藥費負擔。"這些外資藥已經很多年沒有降過價了,這導致心腦血管疾病幾乎是所有疾病中花費最大的。"馬華認為,在此次降價之後,地方性基本藥物目錄的增補也將對外資藥做出進一步限價,外資藥從此結束了"特權生活"

國內藥企可以公平競爭

據一位外資藥企人士介紹,很多外資藥企對此次"降價令"非常不滿。"原研藥的研發費用是相當高的,我們不能接受與從未研發的國內仿製藥同等價位。中國仿製藥的出廠價是國際仿製藥總體價格水準的20%30%,如此低的價位是不符合藥品研發保護精神的。" "發改委降價已經把我們的利潤從46%壓縮到了22%,如果我們想進入上海的基本藥物目錄,就要把利潤壓縮到15%以下。"該名外資藥企人士告訴《中國經濟週刊》,"我們已經在考慮撤銷中國市場的部分低價藥品,這對中國藥品的研發和自主知識產權保護是很不利的。"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製和開發行業委員會(RDPAC)也公開表示,有二十多家外資藥企已聯名向有關部門遞交了陳述報告,稱原研藥降價弊大於利,而且,原研藥品質優異,國內仿製藥難以與其比擬。該協會外聯人員稱,調整原研藥價格將抑制行業品質體系投入,不利於我國醫藥市場和制藥產業的健康發展,而以仿製藥作為價格調整基礎的前提應該是二者具有相同的品質和完善的品質管理體系。因此RDPAC建議,對於原研藥品的價格應採取"合理評估價差,分步驟、平緩的價格調整",以避免市場過大震動,影響企業投資的信心。知名外資藥企羅氏公司新聞發言人曹涌在接受《中國經濟週刊》採訪時,刻意回避了降價對羅氏的影響,只是表示,遵照執行國家發改委的調價政策,羅氏的藥品創新仍會繼續。"我相信提供更加優質的藥品始終是這個行業的競爭之道。"北京四環制藥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則表示,外資藥企長期佔據高端市場的絕對主導地位,主要靠的是鉅額公關費用。"外資藥企的公關費用是國內藥企的35倍,尤其是在'以藥養醫'的大背景之下,公關費用對銷售的作用是很直接的,醫生當然願意開高價的外資藥以獲得高額回扣。"該人士說,"隨著外資藥品價格的降低,外資藥企的公關水準也會減弱,國內藥企終於能和外資藥企公平競爭了。"對於外資藥企再三強調的"藥品研發""自主知識產權"的問題,馬華解釋說,今年7月發改委下發的《藥品價格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中就已經明確抹去了"原研藥""單獨定價"的提法,並要求原研藥週期性降價。 "部分原研藥利潤率在40%50%之間,這次才平均降價19%,降價後原研藥溢價空間仍然巨大,是不會影響藥品研發的。"馬華說,"原研藥的專利保護都過期了,還談什麼自主知識產權?外資藥降價已成定局,接下來的趨勢是逐漸加大對外資藥的調控力度,這個方向是不可逆的。"

藥品行業開始洗牌

據了解,雖然大多數外資藥企都不願正面回應"降價令",或者反對降價,但實際上,很多藥企已經採取了"對策"——進軍三四線城市和基層醫療市場。馬華認為,外資藥在被迫降價之後,正在尋求從"高價暴利""薄利多銷"的轉變。近日,法國醫藥巨頭賽諾菲-安萬特與杭州民生藥業有限公司合資組建杭州賽諾菲民生健康藥業有限公司,幾乎同期,又斥資約5億美元收購中國藥品生產商兼分銷商美華太陽石集團公司。德國制藥巨頭奈科明也斥資2.1億美元收購了廣東天普生化51.34%的股份。賽諾菲安萬特CEO魏巴赫直言,中國醫藥市場今後數年間三分之一的銷售,將來自於三四線城市的銷售渠道,外資藥企將借此在三四線城市擁有銷售網路,主要通過零售網點、縣級醫院和社區診療中心開展銷售。馬華認為,"降價大趨勢"確實會使國內外藥企的利潤空間差距逐步縮小,這將改變外資藥品佔據高端市場優勢地位的格局。"很快,外資藥企和國內藥企在高端市場上的佔有率差距將逐漸拉平,國內藥企在三甲醫院的市場份額會逐步擴大,這是有利於國內藥企的發展的。"但是,對於很多國內藥企的樂觀預估,馬華也提醒道:"外資藥品降價也會減弱國內藥企的價格優勢,尤其是在政府招投標的環節,外資藥企的品牌信譽和產品品質還是很過硬的,甚至是國內藥企難以匹敵的。"據介紹,在我國三四線城市和基層醫療市場中,國內藥企的市場佔有率達到80%以上,但是,在外資藥品被迫降價之後,外資藥企為了"以量補價",開始逐漸開拓下游市場,這無疑會搶奪一部分本屬於國內藥企的市場。 "外資藥品降價會給國內藥企帶來進入高端市場的機會,但同時,外資藥品轉戰中低端市場也會對國內藥企形成衝擊,一直抱怨'不公平'的國內藥企終於等來了公平競爭的機會,可是,能不能比得過,還很難說。"馬華說,"行業洗牌已經開始了,這對於國內藥企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