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醫療/設專區 國內醫療相互排擠
【聯合報╱周麗芳/政大財政系教授兼研發處研發長(台北市)】 2011.04.08 目前倡議的國際醫療專區,猶如租界或加工出口區,除了醫事人員外,區內區外儀器設備互不相通,以去除排擠效應。然而,怎麼可能不會相互排擠呢?直接醫治外國病患的醫事人員,往往需具備外國證照或訓練資歷,能夠溝通無礙,方較具競爭優勢。如斯人員正是過往醫療院所重點栽培或羅致的對象,返歸故里貢獻所學服務鄉梓,果真是要服務有錢的外國人,當初留在國外不就得了。此外,病重者豈有心觀光台灣?以此觀之,國際醫療專區可能多數只是收治輕症病患,技術要求不高,進入市場門檻亦不會太高,是以印度、泰國、菲律賓都能發展此類產業。然而,低階醫療也不是不會沒有排擠效應。近年來,台灣醫界四大皆空,傳統內外婦兒科工作勞累,不受年輕醫師青睞,亟待衛生與健保當局有效解決。果真觀光醫療政策落實,為數不多的外科醫師恐將轉往美容手術發展,目前專科醫師人力分布的窘況不啻雪上加霜。百年來,低廉的學費與尚稱優渥的診酬,台灣社會並不虧待醫師。誠然,多數醫學生就學時不免抱著經濟的盤算,醫界亦常有弊端聽聞。近年來,醫學院亦強調人文素養教育,辦理偏鄉、印度、非洲等地的體驗課程。相信每位醫事人員心中自有一把尺,孰是孰非,孰輕孰重,了然於心。以台北醫學大學為例,最讓師生引以為傲的是提供非洲醫療援助與在當地建立藥理學院,而不是北醫附設醫院的高級健檢設備,相信曾任北醫校長的邱署長亦會有同感。國際醫療應該是台灣對於國際社會的責任與回饋,國際醫療專區應該是設在災區、非洲最需要醫療的地方。醫學的價值是存在於生命的意義,如何形塑台灣未來醫療制度的風貌與醫事人員的風範,值得主政者睿智思量。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