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肝病患肝癌風險 公式算得出2012-02-19 【中央社】 中央研究院士陳建仁等人發表最新研究指出,依據年齡、肝功能指數、C型肝炎基因型別等指標,可計算出慢性C肝個別病患未來10年或15年的肝癌風險,準確度高達8成。 這項研究昨天在亞太肝臟研究學會(APASL)中首次發表,共同研究者之一的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李美璇,因此獲得學會頒發青年學者獎。 今天陳建仁在記者會中表示,B肝有疫苗可以預防,當B肝獲得控制後,C肝的負面影響與日俱增,因為健保資源有限,透過風險評估模式,可幫助公衛部門決定何種病人需要治療。至於罹癌風險要多高才達到治療基準,有待成本效益評估。 此項模式考慮的因素包括年齡、肝功能指數、肝纖維化程度、C肝病毒的核糖核酸(RNA)濃度及基因型,醫療人員可照表逐項計算風險分數,總分從最低的0分到最高25分,分數愈高,未來肝癌罹癌愈高。 舉例來說,有名53歲的男性肝功能ALT指數80、AAR比值大於2,肝臟纖維化,而且感染對亞洲人高度危害的第1型C肝病毒,血中測得到病毒,風險風數23分,預估未來10年肝癌機率超過6成,未來15年則達9成。由於資料蒐集對象是亞洲的3931個B肝及1095個C肝病人,並由李美璇以台南肝炎病患身上獲得印證。陳建仁認為,這項研究應該不適用亞洲以外的患者。 醫界估計,亞太地區約3.4億個肝炎病患,據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培哲對14國42處機構近9000個病患的世代研究,台灣、中國大陸和南韓的肝炎病人7到8成罹患B肝,日本則以C肝占近7成。平均而言,陳建仁說,慢性B肝和C肝病患的肝癌終身罹癌機率都是25%,若同時罹患B肝與C肝,機率上升到60%,如果患者處於低風險狀態,也不可輕忽,應持續定期追蹤。 陳培哲補充,肝炎治療已納入全民健保,2004至2008年台灣肝癌的發生率降低9%,衛生署也推動成人肝炎篩檢,不管理論或實務都顯示,預防或減少肝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阻斷感染及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肝癌前身的肝炎和肝硬化。1010219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alveice Team. Powered by Blogger.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